莫開偉
這些問題,作為廣大普通投資者確實需要搞明白,更需好好把握三種金融投資產品的脈搏,以便做出更精準、更有利于自己的投資選擇。而要弄清楚三者之間的差異,必須首先對三種金融投資產品的概念及其內涵有比較清晰的了解。
銀行大額存單,就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一般只有銀行才能辦理,其他證券公司、投資公司是無權發行的。其要求是20萬元起存,并有一定的時間要求。
銀行結構性存款,簡單地說是銀行發行的一種收益增值產品,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它分為固定收益型、保本與收益率區間掛鉤型兩類。其總體特征是收益相對較高、保證本金,但流動性相對較差,具有一定的時間要求。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指銀行綜合理財服務,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其特點是,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資金要求5萬元起投。
從三種金融投資產品的概念和內涵,大體可得出這樣幾個顯著的投資風向:銀行大額存單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投資門檻有所不同,大額存單是20萬元,理財產品是1萬元;大額存單是銀行存款,利率相對固定,在存款保險賠付范圍,基本不存在蝕本的風險,而理財產品資金管理計劃用于規定范圍投資,利息高于大額存單,并且不在存款保險賠付范圍,往往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性。此外,流動性。銀行大額存單既可以轉讓,也可以提前取支和贖回,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其流動性要比銀行理財產品好。而理財產品,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有封閉期,在封閉期內無法取支,所以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沒有大額存單好。
從上述三種金融投資產品綜合情形看,廣大普通投資者可做出如下投資組合選擇:其一,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且資金實力也不夠強,又想獲得較高投資收益的話,可選擇購買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這種金融投資產品雖然收益可能低了一點,但本金沒有任何風險。其二,如果是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投資者,且又缺乏足夠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理財時間,建議購買銀行大額存款,且存期可長一些,如果資金數額較大,建議最好在不同銀行的不同網點存入50萬元,分散存款風險,防止銀行經營意外導致存款的損失。其三,如果想獲得較高收益,而又具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可選擇銀行結構性存款,因為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推出無疑拓寬了投資渠道,這種進入門檻低,風險相對較小而收益又高于普通定期存款的產品很快成為厭惡風險的中小投資者的主要外匯投資方式,有利于財富的流通并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其四,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處于適中水平,且資金實力也處于中上水平的話,建議合理配置三種金融投資產品,既可分散投資風險,也可適當增加投資收益。假如投資者有100萬元資金,建議20萬元存入大額存單,5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30萬元存入銀行結構性存款,這樣可確保較高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