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 吳明 潘婭瑩 鄒海東 楊恩波








摘要 利用松桃國家基本氣象站1957—2018年的地面氣象觀測資料,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和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松桃縣近62年來的氣溫、降水、日照、相對濕度等4個要素的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松桃縣近62年來平均氣溫呈現出波動緩慢上升的趨勢,每10年上升0.076℃;年累積降水量呈現稍微下降的趨勢,但下降不明顯,基本保持平穩狀態,但暴雨日數呈現出波動增多的趨勢;松桃縣每年日照時數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下降趨勢較為明顯,下降率為6.124 5 h/年;平均相對濕度也呈現出緩慢減少的趨勢??傮w來說,松桃縣近62年來氣候變化比較平穩,但是暴雨天數增多,需要防范暴雨洪澇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 松桃縣;氣溫;降水;日照;相對濕度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6-050-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6.018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Songtao County in the Past 62 Years
ZHANG Yao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ongtao Miao Autonomous County,Tongren,Guizhou 5541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1957 to 2018 of Songtao national bas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shine,relative humidity in Songtao County in the past 62 yea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oneway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ongtao County had been rising slowly in the past 62 years,rising by 0.076℃ every 10 years. The annual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light downward trend,and the decline was not obvious,but the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volatility. The annual sunshine hours showed a trend of fluctuation and decline,with a decline rate of 6.124 5 hours per year. The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also showed a slow decreasing trend. Generally speaking,the climate change in Songtao County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past 62 years,but the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was increasing,so it wa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Key words Songtao County;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shine;Relative humidity
松桃縣地處武陵山脈中南段,位于貴州省東北部,梵凈山的東北麓,全縣平均海拔約650 m,最低海拔為牛郎鎮桂陽溪285 m,最高海拔為梵凈山金頂2 493 m,相對高差為2 208 m,呈東西兩側高,南北兩側略高,中間低的盆地形態[1]。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條件,松桃縣氣象災害及次生災害頻發,境內常見的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洪澇、冰雹、大風、雷暴、秋綿雨、凝凍、霜凍等。筆者通過對松桃縣氣候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為當地產業調整、生態文明建設、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等提供決策參考,切實發揮氣象成果在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獨特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采用松桃國家基本氣象站1957—2018年的氣象觀測資料(28°09′N,109°11′E,觀測場海拔高度406.1 m),選取氣溫、降水、日照、相對濕度等要素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和數理統計的方法分析其變化趨勢[2-4],通過對氣候趨勢的變化分析,列舉了近10年來松桃縣影響較大的幾種常見氣象災害,揭示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松桃縣的氣候變化特征。
2 結果與分析
2.1 氣象要素氣候特點
2.1.1 氣溫 松桃縣1957—2018年平均氣溫為16.3℃,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7.2℃(2016、2017、2018年),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5.6℃(1984年),年平均最高氣溫與年平均最低氣溫相差1.6℃,根據歷年的觀測資料顯示(圖1),松桃縣年平均氣溫呈現出波動緩慢上升的趨勢,每10年上升0.076℃,20世紀70、80、90年代年平均氣溫都低于16.3℃,2013—2018年連續6年年平均氣溫都高于16.3℃。松桃縣各月平均氣溫變化明顯,表現為單峰型(圖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6.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4.9℃,年較差為22.0℃,其中冬季和夏季各月氣溫差異較小,春季氣溫回溫快,秋季氣溫下降也快,7—8月多35℃以上的高溫天氣,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9.6℃(2002年7月16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2.0℃(1977年1月30日),日最高氣溫≥35℃日數平均為13.8 d,最多出現了36 d(2013年),最少為0 d(1993年),日最高氣溫≥35℃最長連續日數為16 d(1992年);日最低氣溫≤0℃日數平均為17.1 d,最多出現了38 d(1984年),至少為1 d(2015年)。了解當地的氣溫變化規律,對農牧業、電力、人體健康、能源供應等具有重要意義。
2.1.2 降水 松桃縣年累積降水量呈稍微下降的趨勢,但下降不明顯,基本保持平穩狀態,62年來平均年累積降水量為1 269 mm,雨量的季節分布以夏季最多,為523.3 mm,春季次多,為378.8 mm,秋季較少,為255 mm,冬季最少,為111.9 mm。雨水集中期出現在每年的4—10月的汛期,期間多過程性強降雨,汛期總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81%。全年逐月的雨量分布也呈單峰型,以6月雨量最多,12月雨量最少(圖3)。
松桃縣年平均雨日(≥0.1 mm)為174.3 d,最長連續降水日數平均為12.3 d,最長為26 d(1958年),最少為8 d(1983、2006、2018年)。年平均暴雨(24 h雨量≥50 mm)日數為3.7 d,24 h雨量≥100 mm為0.6 d,單日日降雨量≥150 mm出現過3次,分別為1993、1998、2015年,2014年7月14、15、16日連續3 d日降雨量大于100 mm,歷史罕見。根據歷年的觀測資料(圖4),松桃縣暴雨出現最多為8 d(2014年,其中大暴雨占4 d),暴雨出現最少為0 d(1979和1981年),暴雨日數呈現出波動增多的趨勢。松桃縣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暴雨出現在1959年2月6日(降雨量為56.8 mm),歷史上最晚一次暴雨出現在1990年11月8日(降雨量為55.7 mm),6月和7月為暴雨的高峰期(圖5)。松桃縣城單日最大降水量為185.1 mm,出現時間為2015年7月15日,導致縣城出現嚴重的內澇;鄉鎮單日最大降水量為307.8 mm(孟溪鎮2015年7月15日),導致松江河水位超歷史水位;松桃縣過程累積最大降水量為419.8 mm(2014年7月12—20日,其中14、15和16日為連續性大暴雨)。據監測,10 min最大降水量為19.2 mm,1 h最大降水量為68.5 mm。
2.1.3 日照 松桃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 095 h,最多為1 526.4 h,最少為764.5 h,居于銅仁市的中下水平。由于陰雨天氣多,日照較少,松桃縣成為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從圖6可以看出,松桃縣日照時數呈現波動減少的趨勢,每年減少6.124 5 h,1994—2010年日照持續走低,都低于平均值。從圖7可以看出,全年逐月的日照時數分布呈單峰型,以盛夏8月最多,冬季1、2月最少;季節分布特點夏季最多,秋季次多,春季較少,冬季最少,全縣在一年之中以7—8月的日照時數最多,平均每天達5 h,占可照時數的42%;1—2月日照時數最少,平均每天只有1.2 h左右,約占可照時數的10%。
2.1.4 相對濕度 從圖8可以看出,松桃縣近62年來的平均相對濕度為80%,最大值出現在1996年,為83%,比平均值偏多3個百分點,最小值出現在2011年,為74%,比平均值偏少6個百分點,62年來相對濕度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偏差9個百分點[2]。62年來的歷年平均相對濕度整體呈緩慢下降趨勢,線性傾向率為-0.291/10年。
2.2 松桃縣主要災害性天氣
松桃縣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表現為熱量豐富、雨量充足、光照適宜、雨熱同季等特點。由于各年季風的強弱及進退早晚不盡一致,因此,氣象要素在年際間的變化較大,災害性天氣較多,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澇、冰雹、大風、雷暴、秋綿雨、凝凍、霜凍等,以下列舉影響范圍較大的3種氣象災害。
2.2.1 暴雨洪澇 2015年7月15日,松桃縣遭受一次較強的降水天氣過程,據統計3個鄉鎮(孟溪307.8 mm、大坪場246.7 mm、烏羅206.7 mm)出現特大暴雨,10個鄉鎮出現大暴雨,3個鄉鎮出現暴雨,6個鄉鎮出現大雨,這是一次突發于夜間的區域性特大暴雨、大暴雨天氣過程。由于降水強度大、范圍廣、來勢兇猛、持續時間長,導致松江河上游河道水勢迅猛,造成下游河水陡漲,縣城嚴重出現內澇,此次特大暴雨天氣過程共造成全縣12.8萬余人受災,緊急轉移5 518人,倒塌房屋55戶16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 784 hm2,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 797萬元。
2.2.2 凝凍 松桃縣低溫凝凍災害東部、西部明顯多于中部和南部地區,以盤石、烏羅等鄉鎮凝凍出現最多,海拔較高地區的凝凍天氣比海拔低的地方日數多、持續時間長、強度重。2008年1月13日至2月4日松桃縣出現了持續時間長達23 d的歷史罕見低溫冰凍雪凝災害天氣,期間日平均氣溫、日最低氣溫基本都低于0℃,最低氣溫達-8.0℃;道路、電線結冰現象嚴重,平均直徑達30 cm;從持續天數、影響范圍、災害強度都是松桃縣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給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群眾生活造成了嚴重危害。
2.2.3 干旱 夏旱是對松桃縣農業生產威脅最為嚴重的災害性天氣,每年6—8月都有干旱發生,僅不同年份輕重程度和分布地區有所差別。每年6—8月,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進北抬影響,全縣各地常出現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連晴少雨天氣——夏旱天氣,這種災害天氣幾乎每年都有發生,在民間有“年年都有六月旱,不是大旱是小旱”的說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松桃縣發生了嚴重的夏秋冬季連續干旱事件,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造成的災害之重均為松桃縣有歷史氣象記錄來少見。此次嚴重干旱造成松桃縣大部分鄉鎮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受災嚴重,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經濟損失嚴重。
3 小結
(1)松桃縣年平均氣溫表現出波動緩慢上升的趨勢,每10年上升0.076℃,月平均氣溫變化明顯,呈現為單峰型,冬季和夏季各月溫度差異較小,春季回溫快,秋季溫度下降也快,四季較為明顯。
(2)松桃縣年累積降水量呈稍微下降的趨勢,但下降不明顯,基本保持平穩狀態,但是汛期多暴雨天氣,需要注意防范暴雨洪澇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3)松桃縣62年日照時數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下降趨勢較為明顯,下降率為6.124 5 h/年;平均相對濕度整體呈現出緩慢下降趨勢。
(4)松桃縣災害性天氣較多,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澇、冰雹、大風、雷暴、秋綿雨、凝凍、霜凍等,影響范圍較大的3種氣象災害是暴雨洪澇、凝凍和干旱[5],需要特別注意防范。
參考文獻
[1] 張瑤,馬麗英,吳明,等.松桃縣“7·15”特大暴雨綜合診斷分析[J].貴州科學,2015,35(1):62-67.
[2] 吳劍芳,黃永東.博白縣近30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5,36(1):57-62.
[3] 梁瓊芳,陸耀凡,凌莉,等.靖西縣近50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5,31(3):21-23.
[4] 李雪梅,卜銀軍,王艷金.近52年三明市暴雨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水利科技,2014(1):10-12.
[5] 潘婭瑩,鄒海東,吳明,等.松桃縣氣象災害特征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8(19):248-249.
責任編輯:鄭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