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南


摘? ?要:了解四川省韭菜中農藥殘留情況,對農藥殘留檢出情況作分析。選擇QuECHERs與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對樣品進行檢測,共采集地點16個,蔬菜樣品244 份。
關鍵詞:韭菜;農藥;殘留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6-0130-01? ? ? ?中圖分類號: S481.8? ? ? ?文獻標志碼: B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消費者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農藥和抗生素殘留會影響人體健康。在韭菜的種植過程中,種植戶會噴灑一定量的農藥。由于農藥不但可以起到殺蟲效果,而且農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等元素,噴灑之后對韭菜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得韭菜生長繁茂,外觀更誘人[1-3]。本文對四川省244份韭菜樣品進行了農藥殘留檢測。
1? ?材料
1.1? ?儀器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日本島津,GCMS-QP2020);UPS穩壓電源(西安杰瑞達儀器有限公司,AF50-110003);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化玻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KS-D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儀器有限公司,FA2004N);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1260);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美國PE-220);氣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7000A)。
1.2? ?藥品
甲醇:色譜純,Sigma-Aldrich;乙腈:色譜純,阿拉丁;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艾杰爾;十八烷基(C18):艾杰爾;氯化鈉:分析純,阿拉丁。所用蒸餾水為超純水。
2? ?試驗過程
2.1? ?所檢測農藥種類的選擇
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韭菜種植戶購買農藥的渠道,了解韭菜生長所噴灑農藥種類,通過線下實際調查,最終確定8種檢測農藥,分別是克百威、多菌靈、毒死蜱、氧樂果、氯氰菊酯、甲拌磷、甲胺磷、腐霉利。
2.2? ?標準溶液的配制
準確移取一定體積標準儲備液,使用水和乙腈比例為 1∶1(體積比),將其混合溶液定容至 1.0 μg/mL,避光4 ℃保存,1 個月內可用。使用時逐級稀釋成質量濃度分別為1 μg/L、5 μg/L、10 μg/L、20 μg/L、50 μg/L、100 μg/L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農藥標準品純度及來源見表1。
2.3? ?提取與凈化
2.3.1? ?提取
分別取適量韭菜樣品,用研缽研磨成糊狀后,準確稱取 5.00 g置于50 mL具塞離心管中,加入少許氯化鈉,再加入 10 mL乙腈,渦旋混勻,超聲提取 15 min,4 000 r/min離心 10 min 后取上清液。每個樣品平行提取2 次。
2.3.2? ?凈化
取上述提取液 1 mL 于試管中,分別加入C18(25 mg)和PSA(25 mg),充分渦旋混合后,用0.22 μm 濾膜過濾,供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質譜儀、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測定。
2.4? ?檢測條件
2.4.1? ?液相色譜條件(克百威)
色譜柱為C18 柱(100 mm×2.1 mm,1.8 μm);預柱為ZORBAXAB-Aq Narrow-Bore Guard Column (100 mm×2.1 mm,1.8 μm); 流動相為0.1% 甲酸和乙腈,采用梯度洗脫;流速為0.3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柱溫為35 ℃。
2.4.2? ?氣相色譜條件(毒死蜱、氧樂果、氯氰菊酯、甲胺磷、腐霉利)
不分流進樣,進樣量 1 μL;進樣口溫度 280 ℃;HB-5MS 色譜柱(30 m×250 μm,0.25 μm),載氣為高純He,流速為1.0 mL/min;程序升溫至 90 ℃,以 60 ℃/min 升至180 ℃,以 10 ℃/min 升至 240 ℃,再以 80 ℃/min升至 320 ℃,保持 6.25 min;MSD 傳輸線溫度為 280 ℃。
2.4.3?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條件(多菌靈)
采用串聯質譜(MS/MS)的多反應監測(MRM)技術,電噴霧電離(ESI+)模式下檢測,毛細管電壓4.0 kV,離子源溫度110 ℃。脫洗劑氣溫度380 ℃,脫洗劑氣流量50 L/h,去溶劑氣流氮氣的流速為600 L/h,碰撞氣氬氣的氣壓為 35 kPa。
2.4.4?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條件(甲拌磷)
溶劑延遲2 min,用電子轟擊(EI)離子源,電子能量70 eV,四級桿溫度均為150 ℃,氦氣流速為2.25 mL/min,氮氣流速為1.5 mL/min。
3? ?結果與分析
3.1? ?方法的線性范圍和靈敏度
將農藥的混合標準溶液配制成基質匹配標準溶液(1 μg/L、5 μg/L、10 μg/L、20 μg/L、50 μg/L、100 μg/L),測定后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相關系數R為0.998 65~0.999 95,表明各目標農藥線性關系良好。檢出限(LOD)均為 0.001 5 mg/kg ,定量限(LOQ)均為0.005 mg/kg(表2)。
3.2? ?檢測結果
農藥殘留檢出情況見表3。
3.3? ?數據分析
其中,有3種農藥未檢出,分別是克百威、氧樂果、甲拌磷。其余 5種農藥的檢出率由大到小排序為:多菌靈>腐霉利>氯氰菊酯>毒死蜱>甲胺磷。從表3可以看出,韭菜中的多菌靈檢出率達到了25%,腐霉利的檢出率次之,為13.7%。腐霉利超標率為1.6%,多菌靈和毒死蜱的超標率為0.82%。總結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四川省韭菜在種植過程中仍有高殘留農藥在違規噴灑和使用。
參考文獻:
[ 1 ] 孫瑞紅.韭菜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5(5):9-12.
[ 2 ] 陳建華.提高韭菜商品性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 3 ] 鄧勃.分析測試數據的統計處理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