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遺進校園,既是文化傳承的必然選擇,亦是學校加強課程建設、實現特色發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讓我們繼續關注非遺項目,走近非遺傳承人,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學習和弘揚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蔣根水?南昌瓷板畫
蔣根水,筆名庚水,1933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昌瓷板畫代表性傳承人,南昌瓷板畫研究中心專職畫家、執教教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家,江西省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南昌市工藝美術師,首批南昌傳統技藝大師,南昌市首屆“洪城工匠”。
1948年在南昌市“留芳瓷像館”學藝,其后得到楊厚興老先生指導,瓷板畫技藝不斷精進。其瓷板畫作品色彩艷麗、層次分明、栩栩如生,深受社會各界歡迎。曾獲全國工藝美術銀杯獎、中國(江西)旅游工藝美術作品(創作)大賽銀獎、“天工藝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優秀獎、第六屆中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大師精品展金獎、中國北京國際工藝品禮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工藝美術金獎、第四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銀獎等。
王國英?宮毯織造
王國英,1967年7月生于北京。北京市宮毯織造技藝第五代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三級工藝美術大師。
師從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宮毯織造技藝第四代國家級傳承人康玉生。從事宮毯織造技藝30多年,始終工作在一線,致力于北京市宮毯織造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其作品多次獲國際、國內大獎,深受社會各界喜愛。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科技創新標兵、北京市勞動模范、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西城區首屆百名英才突出貢獻人才等。2017年成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吳聞鑫?大吳泥塑
吳聞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吳泥塑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吳泥塑第24代傳人,中國民協彩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級工藝美術師,2016年度廣東省優秀民間文藝家,第十屆廣東省“新世紀之星”,潮州市第七屆拔尖人才,首屆潮州市民間藝術大師,潮州市最美工匠。
師從其父吳光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吳泥塑代表性傳承人),追求大吳泥塑古風技法,以“讓作品說話”的務實創作理念為座右銘。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專業展覽評比中獲金、銀、銅等獎項,其泥塑《薛蛟遇狐貍》圖片于201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作為站臺票主圖案錄用發行。
王自勇?衡水內畫
王自勇,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衡水內畫傳承人。中國內畫藝術大師,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河北省第十一、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九三學社衡水市委員會副主委,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鼻煙壺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傳統內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衡水市冀派內畫協會主席,衡水內畫藝術博物館館長,河北習三內畫博物館館長。
1991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自幼隨父親王習三大師學習內畫。作品曾獲河北省旅游紀念品大賽最佳創意獎、全國“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銀獎、河北省民間藝術博覽會一等獎、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等。首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博物館模式”,創辦首個國家承認學歷的內畫藝術培訓學校,建成世界上首個內畫專業博物館,把“習三”品牌創建成為中國馳名商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將習三內畫公司創建成為河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武麥花?澄城刺繡
武麥花,陜西省渭南市澄城刺繡市級傳承人,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特邀駐地創作傳承人。出生于陜西澄城縣的一個刺繡之家。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學習刺繡傳統手藝,2015年至今分別在清華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江南大學、上海大學深造。已從事刺繡工作30余年,現專注澄城刺繡的傳承、保護與創新。通過她的創新設計,人們開始改變對澄城刺繡的固有印象。她在傳承澄城刺繡深刻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融入時尚元素,使傳統刺繡手工藝術和民族氣質更好地融入年輕群體中。
王啟杰?蔚縣青砂器
王啟杰,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省級傳承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第四代傳承人。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青砂器制作,堅持用傳統手藝燒制青砂器。畢生致力于青砂器的制作、改良、傳承,并積極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大眾,讓更多的人了解青砂器、喜愛青砂器。
其子王龍磊,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第五代傳承人。繼承了父親制作青砂器的高超技藝以及淳樸的工匠精神,同時融入時代元素,在傳承傳統手藝的基礎上力求創新,將青砂器推向千家萬戶,不僅傳承一種文化,亦志在傳遞一種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繆成金?彩石鑲嵌
繆成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鑲嵌(彩石鑲嵌)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首批“優秀民間文藝人才”,溫州市有成就資深工藝美術家。溫州鹿城金鼎工藝美術廠廠長。
1958年進入溫州藝術雕刻廠從事彩石鑲嵌雕刻工作,師從著名藝人王培珍和王煥霖。代表作有《法華勝會》《靈山會》《五百羅漢》《弘一大師》《杜甫詩意》等。先后獲溫州市工藝美術世紀回顧金鹿獎、第三屆溫州民間藝術百花獎、首屆全國文化紀念品博覽會工藝精品評比大賽銀獎、首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東雕杯”銀獎、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天工藝苑杯”金獎、中國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特別表演獎”、中國杭州亞太傳統手工藝博覽會“展演獎”等。多件作品被相關單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