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志龍 左娟麗

摘 ?要:筆者在平時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不少名家名段是需要背誦的。作文時可以吸收或借鑒,增強說服力。但不少同學對背誦望而生畏,原因是太難記了。前邊記后邊忘,記得快忘得更快。
關鍵詞:語文背誦法;繼承;創新
背誦的方法千篇一律,機械地重復,重復,再重復。這樣死記硬背,花費時間長,記得慢,易遺忘。
有沒有一種快速、高效、持久的秘訣呢?當然是有的!但這還必須從傳統的背誦法開始,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背誦。這當然不是死記硬背,只是對理解記憶的繼承罷了!
有人說:理解是記憶的老師。只要你理解了,就是不用背誦,也可以背出個八九不離十來!這足以看出理解是有助于背誦的。
這又引起了我的思考:“學生記得慢忘得快、記不住記不牢,這原因在那兒呢?”我眉頭緊鎖,百思不解。
影響記憶的因素不僅有智力、勤奮,還有環境和營養,更重要的還是方法的問題!
農村有一句老話叫:一竅不得少掙幾百??梢娺@方法算是影響記憶的關鍵因素了。快速、高效、持久的背誦法倒是不少。
一、按線索背誦:如《狼》一文的線索是:遇狼—懼狼—御狼—斃狼—議狼。我們可以按照這條線索先構思情景,再根據情景進行背誦。
【遇狼】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②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懼狼】③屠懼,投以骨。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⑤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御狼】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⑦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⑧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斃狼】⑨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⑩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11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12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議狼】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二、按結構背誦:如《天上的街市》的結構是:
三、按句子補缺背誦:
如《三峽》一文,第一步,先將那些難記的內容按句子進行背誦;第二步,將背誦過的內容以填空的形式補充完整,并進行背誦;第三步,將沒有記住的內容再次進行背誦,直到全會。最后將全篇連起來進行背誦。
〖課文〗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②自非,。
③至于夏,。
④或王命急宣,有時,,其間千二百里,雖,。
⑤春冬之時,則,。
⑥絕巘多生怪柏,,。,。
⑦每至晴初霜旦,,常有,,,。
⑧故漁者歌曰:“,?!?/p>
四、按表演背誦:
劇作家曹禺說過:“演課本劇,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使他們對聽課讀書發生興趣?!笔紫?,讓學生編排劇本,以便加強理解,為背誦打下基礎;其次,根據劇本進行表演,加深學生對全文的印象;然后,根據表演進行背誦。
五、按圖表背誦:如《水調歌頭(上)》先將全文畫成漫畫,并配上文字;再根據圖畫進行背誦。
〖課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六、按提綱背誦:
古人云:“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按提綱背誦可以快速抓住全文的結構,背誦時不易遺漏內容。
按這些方法背誦起來,既輕松愉快,又形象生動,記得又快又牢。背誦簡直跟玩耍一樣,看誰還會怕背誦?誰怕背誦那就是怕玩耍,這豈不是成了笑話?
參考文獻:
[1]祁虎林.試論中學語文背誦教學的作用與措施[J].成才之路,2018,587(31):83.
[2]王淑琴.中華文化經典視域下的小學語文誦讀研究[J].語文建設,No.383(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