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南下穿越臺灣海峽,前往海南三亞的航母港口,從開工之初就與中國航母暗暗較勁的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也終于有了更進一步的好消息。12月2日,印度媒體報道,正在碼頭進行舾裝的“維克蘭特”號搭載的燃氣輪機主機已經成功進行首次點火,接下來該艦將在繼續舾裝的同時,開展艦上相關的系泊測試。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屢次拖延早已經不是新聞。從該艦最早開工之時宣稱的2011年建成到最近宣稱、但幾乎肯定還要延后的“2022年服役”,已經很少有人記得該艦修改過幾次預定的服役時間了。大概也是因為航母的建造過程拖得太久實在丟人,近幾年印度媒體在報道該艦的情況時,大多很少提及該艦的建造工作早在2005年4月就已經啟動了。
有關該艦建造進度緩慢拖沓,先后三次下水,俄制阻攔裝置交付延遲,遭受其他船的化糞池爆炸“洗禮”,艦上電腦設備被竊等各種糟心事也是隔一段時間就遇上一起,大家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今年7月的衛星照片里,該艦在甲板上阻攔索的位置還有好幾座工棚,艦島上的相控陣雷達也沒有安裝,想要真的出海估計還得有幾年洋工要磨。
雖說燃氣輪機成功點火還是有那么點意義的,至少理論上“維克蘭特”這樣就能籌備起海試的工作了。不過本來該艦使用的就是美制LM2500燃氣輪機,其生產工作由美國GE包辦,甚至安裝工作也少不了美國人的技術支持,在技術上的靠譜程度甚至高于艦上大多數印度自產的設備,也沒什么值得印度人自豪驕傲的。
“維克蘭特”的整體設計在4萬噸級常規起降的航空母艦里面算是比較不錯的了,畢竟米格-29是一款雙發中型戰斗機,甲板操作和著艦所需空間基本和“大黃蜂”戰斗機差不多,讓該機滿載滑躍起飛所需的長起飛點更是需要接近200米的起飛甲板。從經驗上看,“維克蘭特”號的排水量偏小,艦載機起降效率大打折扣。按照“維克蘭特”目前這個進度,2025年能夠完工服役已是萬幸。從開工到竣工如果真拖上這么20年,那么當“維克蘭特”號服役的時候,印度海軍可能還會面臨另一個麻煩,那就是印度航母艦載戰斗機的技術和性能老化問題。
(據中新社 12.6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