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東 陳海霞 韋吉崇

摘 要:為了幫助開始教《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新教師了解目前這個模塊考題的命題標準與思路,變化與不變,筆者選取了海南省2018年的高考題來進行試題分析,分享個人經驗。這些經驗對高中化學教師的課程教學和高考備考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化學高考;試題分析;物質結構與性質
一、試題內容
2018年試題結構仍然保留簡明和考點清晰的特點。有經驗的教師只看一遍就能明白它的考點所在。由于其知識抽象和深奧,盡管考點變化不大,但每年平均分都不高。所以,如果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則低平均分的情況還會持續。
二、試題分析
19-考察的是相似物質性質變化中體現的元素周期律,并突出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原理。選項A考察的是核外電子結構對第一電離能的影響;選項B考察的是同主族非金屬氫化物共價鍵極性的強弱,與電負性相關;選項C考察的是離子鍵強度與晶格能的關系,即考察單核陰離子半徑大小對晶格能的影響;選項D考察的是離子晶體晶格能與熱穩定性的關系。本小題的主題是第一電離能,共價鍵極性和晶格能。
19-II(1)小題空格1考察的是離子鍵的判斷,正確的思路應該是從題目給的晶胞圖來判
斷。空格2考察的是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原子或離子的價電子排布,學生需要知道電子是從最外層失去,Cu的價電子組態3d104s1的特殊性。
19-II(2)-①小題從題目信息學生都能迅速判斷X是H2S。題目本不難,因為講sp3雜化時教師一般先舉CH4、NH3和H2O的例子,接著解釋它們雜化相同空間結構不同的原因,
然后提到極性和非極性,最后遷移到CCl4、PH3和H2S。但是此小題得分率其實不高,可能就像閱卷老師所說,有些教師沒有按教材講而采取投機做法,如押題后讓學生死記硬背等。
19-II(2)-①考察氫鍵對熔沸點的影響。在歷年考題中涉及到熔沸點變化的不外乎兩條規律:一、結構相似的分子化合物,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二、當出現反常時可從氫鍵給予解釋。因此本題難度不大,得分率較高。
19-II(3)空格1理解很難,但答案不難。S原子有三個sp2雜化軌道,其中2個雜化軌道分別與O原子形成2個σ鍵,剩下1個空軌道上有1對孤對電子。2個σ鍵加1對孤對電子一共是3對。能從這個角度分析的學生應該不多,但學生會從S的最外層6個電子得出3這個正確答案。錯誤前提但正確答案提高了本小題的得分率。空格2部分學生把共價鍵的類型理解為極性或非極性,這是沒關注高考題的結果。歷年考試涉及共價鍵類型一般指σ鍵和π鍵。
19-II(4)-①不難,從晶胞結構圖可判斷陽離子的配位數都是4。難的是19-II(4)-②,題目未給出晶胞中結構基元“CuFeS2”的個數,需要從圖來確定。從圖來看,頂點和棱上位置學生容易確定,但體心和面心需要想象原子的空間連接順序和方向才能區分開,這對學生要求更高。本題的解題層次為:基本不會→知道密度表達式但晶胞質量和體積不會表達→知道表達但晶胞中原子個數算錯→式子列對但體積單位弄錯→完全正確。最后的層次才得分,所以本題區分度大。
三、小結
總的來說,海南高考《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模塊考題考點比較穩定。晶胞結構的理解和相關計算必考,而離子鍵、共價鍵及其極性和種類、原子軌道雜化、核外電子排布和小分子空間結構為高頻考點。活到老,學到老,希望新手老師克服畏難情緒,從頭開始認真學習,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鉆研課程標準[1]和一些結構化學方面的中學和大學的經典教材[2-6],這樣你們會越來越自信,知識愈加豐富,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物質結構與性質》課程教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物質結構與性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王祖浩,吳星,劉寶劍,等.物質結構與性質.2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
[4]陳光巨,王磊,王明召.物質結構與性質.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5]周公度,段連運.結構化學基礎.5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6]李宗和.結構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王昊東,男,24歲,海南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2014級化學專業學生
通訊作者,韋吉崇,男,40歲,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學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