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語文教材收錄的對象。《智取生辰綱》中塑造了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為之后的小說創作積累出充足的藝術經驗。本文簡要論述《水滸傳》一文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的人物塑造手法,表現其中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智取生辰綱;人物塑造;手法
一、《智取生辰綱》概述
《智取生辰綱》出自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的作品《水滸傳》第十六回,也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六單元所選取的一篇課文。《智取生辰綱》故事生動曲折,極具元末明初小說藝術特點,有頭有尾,脈絡分明,一波多折,扣人心弦,運筆多變,舒緩徐紆,矛盾設置合理且層層遞進,通篇采用欲擒故縱的方法,貌似輕松的情節設置實則隱含重于千鈞之力,最終會將矛盾圓滿解決。
二、《智取生辰綱》人物塑造手法探析
(一)刻畫性格,簡練有致
小說作品在進行描寫時,需要塑造多種人物形象,使各個人物性格、氣質等均有其自身特色,確保人物言行符合人物設定的家世背景、生長環境,令人見之難忘。《水滸傳》的作者極擅長使用簡練的語言傳神的書寫人物特征,這也是小說的特色之一。例如作者在描繪“智取生辰綱”事件時,我們能夠總結出本回主要描寫的人物楊志的性格特點: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蠻橫。運送生辰綱本來就是一件難事,其中的危險程度楊志心中清楚,但他依舊希望通過生辰綱的運送為自己爭取一份前程,這便是他的精明能干。但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影響,他在運送生辰綱的過程中與同隊的士兵相處不利,等一行人到達黃泥崗時,楊志已經徹底被孤立。這便是由于他的性格導致其獲得一部分權力之后便被沖昏頭腦,這符合一個急功近利的人物形象,之后對眾位軍士的鞭打,更是表現其蠻橫粗暴的一面。整個運送生辰綱的過程中,將楊志的性格特征表現的一清二楚,使讀者在閱讀時能第一時間了解楊志的人物性格。
(二)雕琢動作,概括集中
作者在描寫不同的英雄人物時,不僅僅通過外貌對人物進行合理的區分,還通過各種細節之處的動作將各個人物形象塑造的鮮明直接,不但能夠使讀者了解文中人物之間的不同,還能使讀者深刻記憶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在閱讀之后感受更加真切具體。在描述楊志的這個人物形象時,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楊志鞭打教訓眾位軍士。當軍士們自作主張尋陰涼處休息時,楊志“拿著藤條打將來,喝到:快走!叫你早歇!”之后,楊志的情緒不斷升級,動作也愈發凌厲。“楊志拿起藤條,劈頭劈腦的打去/楊志罵道:這畜生不嘔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條,劈臉又打下去。”從一開始“拿著藤條打將來”到“劈頭劈腦的打去”,動作的轉變表現出了楊志內心的焦躁與性格的強橫,借用藤條來展示自己的權威和地位[1],表現出楊志內心情緒的不斷變化,將楊志的形象不斷顯露,有利于塑造獨具特色與魅力的人物形象。
(三)語言表現,恰如其分
作者在進行人物描寫時,隨處可見山東方言、江浙方言等,尤其是在描寫人物形象時,利用方言進行陳述可以使人物塑造更加貼近農民階級,符合小說主題,使整個作品呈現出自然質樸的基調。作者在進行敘事時,情節安排詳略得當,沒有過多瑣碎事件,使讀者讀來酣暢淋漓,也使文中梁山好漢的形象突顯,變得更加直率勇猛、不拘一格。作者在描寫“智取生辰綱”事件時,不但使用正面描述直接通過楊志的語言表現其人物特征,而且利用其他人的側面評價來體現人物形象。例如文中楊志說的話有:“看你們好不曉事!這干系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后也慢慢的挨!這路上不是要處!”除了“俺”、“曉事”等方言之外,楊志這一段話表現出其被委以重任之后居高臨下、直接斥責的無禮態度,這些頗具個性化的言語能充分表現其性格特征。利用比較法烘托人物形象,是“智取生辰綱”中常見的描寫手段。“......我在東京太師府里做奶公......量你是一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提轄......”這段話是老都督在諷刺楊志時所說的話,發泄其受楊志約束后心中積壓的情緒,也從側面表現出楊志的人物形象。
(四)利用環境,烘托人物
作者在描寫人物形象時,擅長使用環境對人物進行烘托,將環境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推動事件的發展,借此表達人物的復雜形象,成為激化矛盾事件沖突的客觀原因。[2]例如作者為了表現楊志的精明能干與蠻橫暴躁,詳細描寫了生辰綱運送途中的環境:“五七日后,人家漸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這段內容較為明顯的描寫了運送生辰綱時的環境,行進時間的變化取決于周邊運送環境的變化,這些內容處處體現出楊志的精明,使楊志這個人物的優點躍然紙上。但在沒有與軍士們溝通的情況下,楊志擅自修改行進時間,勢必會影響到隊伍,這便是之后沖突發生的原因。將環境與人物相融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環境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又如“正是六月......天氣十分炎熱”,突出了生辰綱運送時間,也為下文吳用一伙人在黃泥崗假扮賣棗小販,從容應對楊志的刁難審視,利用下了蒙汗藥的酒水和激將法得到生辰綱做鋪墊。兩者之間的智力較量形成對比,突出表現了楊志的小聰明與吳用的大智慧,利用前文大量筆墨描寫楊志的精明能干來襯托吳用的“技高一籌”,使吳用的智慧形象得到豐滿。
三、結語
《智取生辰綱》是初中語文教材收錄的經典篇目,是描寫農民起義英雄小說的節選部分,其故事描寫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語言準確、生動、精煉,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是《水滸傳》中的代表篇章之一。在閱讀該篇章時,依托對《智取生辰綱》文本的解讀,會對學生學習分析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譚琳.《智取生辰綱》的人物塑造藝術[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05期:28-29.
[2]張吉祥.芻議《智取生辰綱》的寫作特色[J].《中學教學參考》,2016年第06期:25.
作者簡介:劉希鵬(199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