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消費升級驅動下,消費者對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洗碗機關注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這是洗碗機市場能夠持續高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但同時,也正是因為消費需求越來越強烈,洗碗機這個曾經的“舶來品”,在產品創新上越來越理性。無論是以西門子為代表的外資品牌,還是方太、老板、海爾、美的等國內品牌,在產品升級上,都開始考慮中國消費者的特定需求以及使用痛點,比如,廚房面積、烹飪習慣、生活習慣等,圍繞洗碗機安裝、使用等環節,從細節入手,在功能和服務上進行升級創新,推出更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洗碗機呈現出了越來越多元化的發展。比如,針對人口較多家庭的大容量洗碗機,可以滿足13套以上餐具洗滌;針對中國家庭廚房面積有限的客觀事實,水槽式洗碗機日漸走俏,對廚房空間充分利用的同時,還可以對果蔬進行洗滌。日益豐富的產品品類,賦予了消費者更大的選擇空間,也提升了產品的實用價值。
企業創新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注重實用價值的提升,意味著經過了幾年的蠻荒式擴張,洗碗機市場已經步入了發展正軌。而頭部品牌,因為有先發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優勢,在理性發展的市場中優勢越來越明顯,市場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洗碗機線下市場,TOP3品牌的市場份額為90%以上。可以說,頭部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處于絕對領導地位。不過,由于當前洗碗機市場規模有限,仍有大量的空白市場尚待開發(與歐美等國高達60%的普及率,中國洗碗機市場的普及率不足3%),市場拓展空間非常大,因此,即使頭部品牌引領,也未能阻止各路企業的搶灘熱情。廚電品牌、大家電品牌、互聯網品牌加碼投入,將其視為新藍海。
中怡康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1至7月,洗碗機市場品牌數新增31個,型號新增127個。頭部品牌與新生品牌角力,直接導致了市面上洗碗機產品的兩極分化趨勢日益明顯——高端產品價格持續走高的同時,也涌現出了大量的中低端產品。以線上市場為例,在蘇寧易購洗碗機頻道上線的70多個品牌中,產品價格最低為1000多元,最高可達萬元。這也就意味著,洗碗機市場的迅速擴容,在帶動了規模和品類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了品質良莠不齊的隱患,未來,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張,如果市面上的產品無法實現差異化創新,就不能排除價格戰發生的可能。
當然,從優選品到標配品,洗碗機在中國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段時間,正是從業企業蓄力、發力并脫穎而出的最佳時機。隨著整體廚房理念的深入人心,未來的洗碗機選購將不再是單純的硬件產品比拼,而是整體廚房的配套設計。洗碗機企業想要力爭上游,不僅要有品質過硬的產品,更要在整體設計、安裝等軟性服務層面表現優秀,從而對從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洗碗機市場,強者恒強或將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