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念
摘 要:從法律層面上看,校園危機主要是高校教師或學生自身所享有的權利由于各種原因受到了侵犯,同時這種侵犯事件也沒有得到恰當的解決,最終引發了危機事件。為了從根本上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高校應將依法治校作為其管理的宗旨,加強校園管理的力度,提高師生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本文從當前高校所面臨的校園危機問題出發,對加強依法治校的措施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依法治校;校園危機;管理研究
1 引言
高校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國家進步發展的動力之源。為了深入推進法治國家建設,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理念。高校每年都為社會輸送大批人才,是人才的聚集地。因此,加強高校的法制建設就是提高全社會的法制氛圍。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當擔負起依法治校的責任,提高校園的法制建設,通過加強管理來建設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法規,保證教師和學生們的合法權益,有效推進安全校園的建設。
2 校園危機
從根本上看,校園危機的產生主要是教師或學生由于自身權益受到了侵害而采取了一種較為激進甚至是違法的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或是宣泄不滿情緒。這種不當的維權方式卻給學校的安全及穩定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從法律角度上來說,產生校園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師生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卻沒有找到有效的維權途徑。多項資料顯示,高校的校園危機多半是由于學校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學校的行政部門忽視甚至是濫用學生和教師們的權利,管理部門也不作為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因此,加強高校的安全穩定,從根本上杜絕校園危機隱患,高校應該加強各個部門尤其是行政管理部門的建設力度,完善維護校園穩定以及師生權益保障的規章制度,從而保障師生的權利不受侵害[1]。
3 高校危機管理現狀
3.1 權利救濟相關制度不完善
一般來說,高校教師和學生在自身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采取校內申訴和校外申訴兩種解決渠道。就目前大多數高校在此方面的情況來說,這兩種申訴渠道主要的問題在于校內申訴沒效果,校外申述效率低下。高校的申述委員會在執行各項決定時要考慮到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因此在收到學生的申述后,多半只是按照正常程序過一遍,最終卻沒有改變處分結果,使得校內申訴形同虛設。如果師生對于校內申述的處理結果不滿意,可以通過申請校外申述的方式進一步解決。但是校外申述常常處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權利范圍也不大,只能受理一些情節較為嚴重的處分。此外,由于高校具有自主的自主權,法院對于師生案件通常由于不能明確案件的范疇而拒絕申述人的請求,這給師生進行校外申述造成了十分大的阻礙。
3.2 師生法律維權意識淡薄
當師生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權。師生的救濟維權方式大體可以分為自力、公助、公力救濟三種。當侵害發生時,師生首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自力救濟手段,這種方式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之后再根據侵害的具體情況采取公助和公力的救濟方式。例如采取申訴或訴訟的方式來維權。但是由于不少高校師生在維權方面意識的匱乏,對一些正確維權渠道的不了解,當侵害發生時,往往不能及時采取正確合理的維權手段,導致事件的惡化,危機的發生[2]。
3.3 學校防治危機觀念不正確
出于對學校聲譽的維護,當危機事件發生時,高校第一時間采取的是壓制措施而非追根溯源,明確侵害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這種錯誤的觀念和做法是目前高校危機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反而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高校將學生視為必須服從學校管理的順從者,而非具有正當維權權利的公民。有些學校甚至為了不讓進一步發酵擴散而采取各種措施壓制,關閉學生進行申述維權的各種渠道,甚至主動開出各種條件來息事寧人。這種做法是對學生權利的忽視和不尊重,只會加劇各種危機事件的頻發,讓校園的安全穩定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4 防治校園危機對策
4.1 完善制度體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能夠保障各類侵害事件發生時,師生們都能有法可依。學校的各個部門也有了明確的制度遵循,避免問題出現時出現各自推諉的情況。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以往的制度在解決新的問題時難免會有涵蓋不了的地方[3]。對此,高校應該進一步完善法律治理體系,在一些較為細致的點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同時對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進行適當地修改或廢止。
4.2 加強法律宣傳
高校要將相關的法律宣傳工作做到位,保證學生教師們在遇到危機時才能采取恰當的渠道來維權。學校應積極營造法制校園的氛圍,定期給師生們做一些與他們切身權益相關的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幫助他們自覺維護法制校園建設的同時,增強自身法律保護意識。同時對學校的各部門的管理人員進行普法教育,使得各個部門都能依照法律規定來處理各項事宜。此外,學校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講座的形式來普及法律知識,向師生講解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宣傳相關法律知識。
4.3 健全救濟制度
健全學校的法律救濟制度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實現。首先,學校應開放各類平臺讓師生們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來實施自力救濟,維護自身權益。其次,可以借鑒國外在處理類似事件的方式。例如,在進行一些情節比較嚴重的處分時,學校可以組織聽證會的形式來最終決定處分結果,保證行政處理的公平公正[4]。第三,校方應完善師生進行申述的各項機制,保證師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有效的申述程序來解決問題,避免出現申述不受理,申述范圍不明確等阻礙師生進行有效申述的情況。同時學校也應鼓勵學生采取合理的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從根本上防范校園危機。
5 結束語
總之,校園危機的產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校方應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健全法律,師生也應提高采取合理途徑解決問題的意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打造和諧穩定的校園。
參考文獻:
[1] 武林.國外高校危機事件應急管理經驗分析[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06):105-108.
[2] 張純.校園危機干預的幾種常用方法[J].江蘇教育,2018(80):32-34.
[3] 楊林.依法治校進程中的高校校園危機管理探析[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6(04):92-95.
[4] 王宇瑩. 從依法治校的角度探索校園危機的防控[D].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