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榮
摘要:隨著目前國家和社會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對環境危害極大范圍極廣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自然使社會各界不滿,然而作為一項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土地環境利用發展有極大作用的工程,其進行也是為了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于是如何將保護環境和滿足國家需求的勘探事業相結合就成為一個重點問題。本文將關于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要點發表看法,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借鑒。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
引言:
過去為了經濟的發展,水公環地質勘探工作的要點主要放在了對任務的完成上,盡量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工作量完成目標,然而因為整個工程對于當地環境有極大的破壞性,甚至還會產生污染,于是在工程結束后,所有的惡果漸漸顯現出來。然而目前,我國還是需要水工環地質勘探對地質環境進行評估和報告,既然水工環地質勘探的工作無法停止,那么對整個工程進行優化就勢在必得的。
一、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相關要求和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
(一)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內容和適用范圍
水工環地質勘察是三種工作的融合,第一種是對水文地質進行勘查,其目的是為了對地下水的信息進程完整的了解,具體要了解的信息包括地下水的水位和水源分布等;其二是對當地地質進行勘察,因為要對當地的地質條件和板塊等進行勘察,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除此之外,該勘察工作也是對地震活動、巖石情況和工程進行區分把控的重要工作。第三種工作就是對環境地質進行勘探,該工作是在宏觀上從整體的角度進行重點防區的調查,通過結合前面兩者的調查對整個區域進行重點分析,而目前來看這種綜合性的勘探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極有幫助[1]。除此之外,因為我國土地廣袤,多年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使得我國對此經驗豐富,而科技的創新也使得整個工作有了更高的轉變和作用,不但加快了工作效率而且盡量提高使用材料和工作中的環保要求,使得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在進行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具有了更大的價值。
(二)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對自然環境產生的破壞和影響
因為在實際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查過程會進行大規模的開挖和地質勘探,毋庸置疑,這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首先來說,它會對土地的表層和地質進行破壞,而附著于該土層和地質生長的植物也會因此而遭到滅頂之災,在此過程中,不管是對廢物進行處理,還是工程本身所利用的資源都極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如果在工程結束之后,沒有做好收尾工作,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自然災害。
(三)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對社會環境產生的破壞和影響
一般來說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對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一般有三點,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對當地自然系統和土地資源在工程過程中占有,在工程結束之后可能遭到破壞,尤其是在整個勘探工作中出現的廢物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值得一提的是,進行深入的勘探工作往往會對各類古籍和文物造成損害,甚至有時會導致各類流行病的發生蔓延[2]。而除此之外要對居民區進行勘探時要對居民進行安全轉移,避免給公眾健康帶來危害,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工程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和公共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黃金階段,然而相應付出代價的卻是我們的綠水青山,因為涉及種種國家社會效益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無法停止,那么只能通過種種環境保護的手段將不良的后果降至最低,此外對所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補償也是有必要的,于是下文對于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中對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提出四點:
(一)對環境評估機制嚴格執行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對環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在整個工程開展之前應該做好對當地環境的各項評估要求,對可能出現的后果和不良影響進行預設,然后上交相關部門進行審批,所要上交的內容包括,勘察地點、活動過程和最終影響,以保證整個環節對環境的優先保護[3]。
(二)將環境保護放在諸要之首
將環境保護放在諸要之首,也就是在整個水工環地勘探工作中時刻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對整個勘探方案需要保證其具有科學性和環保性。在整個工程進行地表挖掘時,要盡可能考慮減少植物和地質結構的破壞,在工作的時候方面要注意選擇對環境威脅性較小的工具,而在整個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要及時的上報,以保證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對勘查過程中的各種影響進行處理
毋庸置疑,在整個水工環地質勘查過程中,會產生各類的噪音和廢料,由于所要進行的工程時間較長,所以可以考慮通過造林的方法來減少噪音的污染,另外盡量選取離生活區較遠的地方。而一般認為整個過程中產生的廢料是廢水、廢土壤和廢氣。對于工程廢水,應盡量節約用水以減少廢水的排放,并在之后進行分類處理;對于廢土壤和大石塊一般要求不要隨意堆放,以免引起粉塵污染或者堆放事故;而對于廢氣則盡量減少其中的污染物存在[4]。
(四)建立生態補償制度
一般來說,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作為一項破壞巨大耗時較長的工程,必然會對社會自然和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后果。那么進行有效的生態補償也勢在必行,在整個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進行后,工作的主持者和參與者有責任對生態環境進行補償,這個補償的意義是盡量將對各方面的損害降到最低,對各類污染進行嚴格的處理。當然完全的生態補償是難以實現的,無論是從資金人力還是現實方面來說,那么制定相應的生態補償機制,也可以制約對生態平衡的破壞。無論如何來說,以上的種種策略都是為了我國社會的長遠發展而考慮的。
三、結束語
為國家社會長遠的發展目標,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是基本條件,然而為了滿足國家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好環境保護也是首要任務,兩者雖然有所沖突,但是可以在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中進行發展和存在,為此,首先要將環境保護列為勘探工程的主要原則,其次對已經造成影響的自然環境進行生態補償以盡量減少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賈志強.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2019(03):211+213
[2]時生輝,王子文,鄧杰,劉儀.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探索[J].冶金管理,2019(01):63.
[3]吳潔琰.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30(09):240+242.
[4]羅偉.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低碳世界,2017(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