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飛
摘要:對于低滲透油田為儲層物性差的致密油藏,目前井網條件下難以建立有效驅替體系,注不進采不出問題突出,油井受效差,單井產量低,制約著油田的有效開發,如何經濟有效動用這些區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總結了油田直井縫網壓裂實施效果和認識,搞清了不同儲層、不同縫網規模以及不同注水政策對單井產量變化規模的影響,明確了直井縫網壓裂技術的推廣潛力,為特低滲透油田開發調整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低滲透油田;有效驅替;直井;縫網壓裂
隨著油田的深入開發,低效區塊逐漸增多,特別是特低滲透致密儲層開發效果逐漸變差,目前常規技術開發效果不明顯,如何建立有效驅替,提高單井產量,改善區塊開發效果是這些油田亟待解決的問題。區塊進行了重復壓裂試驗,僅依靠單一的壓裂主縫很難取得較好的壓裂效果,有效期短,效果不理想。近年來,特低滲透致密儲層開展了直井縫網壓裂試驗,提高了單井產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新的壓裂技術和開發調整技術的進一步結合,有望成為外圍油田提高儲層動用程度、提高單井產量、控制遞減的有效方式。
為此,優選了儲量基數大、開發效果差的A區塊低滲透油層進行先導性直井縫網壓裂試驗。通過直井縫網壓裂技術大排量、大液量施工,壓開復雜的網狀裂縫,擴大裂縫波及體積,提高儲層滲流能力,將井與井之間的驅替轉變為井與縫網之間的驅替,縮短注采距離,實現有效驅替。在試驗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開展直井縫網壓裂擴大試驗。
1.縫網壓裂
隨著油田的開發,油田已經進入中高含水期,而新投產井地質條件也越來
越差,保持穩產越來越難,壓裂成為實現油井增產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隨著措施井數的逐年增多,可供壓裂的潛力井越來越少,而且井層條件變差,增油效果也在變差,因此必須精細措施挖潛,拓展選井選層空間,優化壓裂工藝,提高增油效果。
1.1縫網壓裂的機理
在水力壓裂過程中,當裂縫延伸凈壓力大于兩個水平主應力的差值與巖石
的抗張強度之和時,容易產生分叉縫,多個分叉縫就會形成“縫網”系統。其中,以主裂縫為“縫網”系統的主干,分叉縫可能在距離主裂縫延伸一定長度后,又恢復到原來的裂縫方位,最終形成以主裂縫為主干的縱橫“網狀縫”系統,這種實現“網狀”裂縫系統效果的壓裂技術稱為“縫網壓裂”技術。
1.2縫網壓裂與常規壓裂對比
常規壓裂形成的裂縫單一,滲流面積小,只擴大了井控面積;縫網壓裂可以形成多條裂縫,擴大泄油面積,降低儲層滲流阻力,提高滲流能力,改善開發效果。由于縫網壓裂要求井厚度大、施工規模大、現場要求高、施工費用高,僅在C油層試驗中開展,無法在厚度薄的A油層中開展。因此借鑒常規壓裂和縫網壓裂優點,在適合常規壓裂的井施工中提高排量,加大施工規模,開展小規模縫網壓裂,改善開發效果。
2.區塊開發狀況
油田A區塊投產以來,雖然不斷加強注水調整,但受儲層物性差影響,目前井網條件下難以建立有效驅替體系,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一是受儲層物性影響,區塊注水受效差,低效、無效注水比例高,無效注水比例高達40%。二是油井受效差,單井產量低,常規增產增注措施效果差。A區塊投產初期單井日產油2.0t,目前日產油僅0.4t,受效井比例38.2%,地層壓力9.55MPa,長關和低效井占油井總數的48.2%。為了改善開發效果,開展了重復壓裂,效果較差,有效期僅7個月左右,平均單井累積增油230t。
3.直井縫網壓裂方案設計
根據油田目前井網現狀及存在的矛盾,確定試驗區直井縫網壓裂的總原則是:以建立有效注采驅替系統為核心,利用現有井網,結合大規模壓裂技術,通過大排量、大液量壓裂施工,增加裂縫與儲層接觸面積,減少液體向裂縫中的滲流距離和阻力,提高單井產量,延長措施有效期;縱向上兼顧非主力油層,根據應力及巖性遮擋條件優化壓裂層段,對隔層小于3米層進行合壓,最大程度提高各類儲層動用程度。
綜合考慮試驗區儲層發育狀況、注水狀況及工廠化施工要求,確定井區優選原則:
一是為保證試驗效果,優選儲量豐度高,有一定儲量基礎;
二是試驗井周圍水井滿足注水條件,便于后期注水能量補充,同時井區油井受效差且無見水井,降低大規模壓裂后見水的風險;
三是試驗井盡量集中,滿足工廠化施工要求,降低試驗成本。綜合以上因素,優選臺A和茂A井區進行直井縫網壓裂試驗,通過壓裂改造,提高單井產量。
A區塊根據油田最大主應力方向以及人工裂縫監測結果,同時考慮井區斷層走向,最大主應力取NE80°,計算100-300m半縫長條件下壓裂后驅替井距均在有效驅動井距以內。為擴大壓裂后縫網控制面積,提高儲層動用程度,設計壓裂半縫長300m,微縫延伸寬度為200m,壓裂后距離近端水井驅替井距為72m;距離遠端水井驅替井距為136m,使壓裂井與周圍所有注水井(2口注水井)均能建立有效驅替。
4.直井縫網壓裂效果
統計先導性實施2口井,壓后初期單井日增油4.2t,目前單井日增油1.1t,單井累積增油1086t。在先導性試驗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開展了擴大試驗,共實施老井直井縫網壓裂5口,壓后初期單井日增油4.0t,目前單井日增油3.1t,單井累積增油810t。
5.直井縫網壓裂試驗認識
從壓裂實施效果看,取得了以下三點認識:
一是與常規壓裂對比,注水開發井區縫網壓裂初期單井增油強度、累計增油量分別提高到3.5和8.1倍,投入產出比高。
二是形成的縫網未達到設計規模,縫網形態與儲層物性有關。從井下微地震監測結果看,縫長達到設計規模,縫寬小于設計規模。二是壓裂后增加新的產液層,主力層貢獻比例大。縫網壓裂前僅主力油層產液,壓裂后增加新的產液層,壓前主產層液量增加幅度較高;生產一段時間后,儲層較差層基本不產液。
三是物性好、吸水好的儲層能夠持續產液。從注水井連續三次產液剖面看,物性好、連通水井吸水好的層產液保持較高水平。
6.應用前景
目前油田每年有上百口井進行壓裂增產改造,試驗區可實現油層經濟有效開發,將為全面動用低滲透油層提供有力措施,能夠使探明未動用的上億噸儲量得到有效經濟動用,為全面開發低滲透油層提供技術保障。
7.結論與認識
(1)地應場的矩形井網、裂縫參數的一體化研究,為特低滲透油藏井網優化設計提供了依據和手段。
(2)與常規壓裂比直井縫網壓裂增油效果明顯,A區塊低滲透油層直井縫網壓裂初期單井增油強度、累計增油量分別提高到3.8和8.7倍。
(3)直井縫網壓裂微地震監測結果顯示,人工裂縫規模較方案設計小,下步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壓裂施工參數,使壓裂縫網規模達到方案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波;曹鼎洪;許萬利;高立峰;田荃;低滲透油田小縫網壓裂先導性試驗及認識[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年08期
[2]胡永全;賈鎖剛;趙金洲;張燁;米強波;縫網壓裂控制條件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3]雷群;胥云;蔣廷學;丁云宏;王曉泉;盧海兵;用于提高低-特低滲透油氣藏改造效果的縫網壓裂技術[J];石油學報;2009年02期
[4]李國鋒;叢式水平井組整體壓裂裂縫監測方案優選及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5]李雷;徐兵威;何青;陳付虎;張永春;李國鋒;致密砂巖氣藏水平井多簇分段壓裂工藝[J];斷塊油氣田;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