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興丹
摘 要: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日常口語交際訓練缺失、學生存在畏難情緒、語言環境缺失等,是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基于新課程理念和核心素養的思想,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口語交際訓練,促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對策
語言的學習應當以交際為基本目的。如果學生學習了語言,卻不能應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表達,學習的意義何在?因此,在語言類科目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教師應當予以重視。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性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英語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受到客觀的教學條件及環境、相對落后的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教師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明顯不足,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明顯低下,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基于此,筆者立足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探索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1 影響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
受到城鄉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農村地區的英語教育與城市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而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源于以下幾點:
1.1 教師日常口語交際訓練缺失
于小學生而言,英語的口語交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性技能,而這項技能是否形成并得以有效提升,與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方向息息相關。如果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那么,在長期的訓練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就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而言,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在農村地區,應試教育的思想依然格外重,正是因為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得教師在英語的教學中往往只關注考試的內容,進而導致教師對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重視不足,訓練不夠,最終導致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低下;另一方面,農村地區,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口語能力相對低下,如音準欠佳、表達能力不強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效果,最終影響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1.2 學生存在口語交際的畏難情緒
由于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農村地區的孩子,在閱歷、視野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導致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容易沉默寡言,不敢大膽地表現自己。尤其是在英語口語交際方面,學生更是存在嚴重的畏難情緒。這種畏難情緒的存在,使得學生在英語的發音、朗讀等過程中,心理上都有點別扭,最終使得學生不敢大方的、得體地說英語,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1.3 英語語言環境缺失
語言的學習,需要相應的語言環境作為支撐。而對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學生習慣的是方言的語言環境,連普通話的語言環境都很少,更甭談英語的語言環境了。正是因為語言環境的缺失,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后,缺失實踐交流的平臺,最終使得學生在英語應用方面往往感覺到生疏。長此以往,學生將難以將所學習的英語運用于生活實踐中,最終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2 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對策
根據以上所提及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本著提升“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加強對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與交際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語言綜合素養。
2.1 開展常規性和專項性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
如上文所言,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著著口語交際訓練缺失或不足的現實,為此,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以新課程改革思想為指導,將口語交際訓練融入到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也要適時開展專項化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進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首先,開展常規性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對于小學生而言,這階段的英語學習屬于啟蒙性的學習,教師教學實踐中應當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在教學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強化口語應用訓練。例如,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正確發音,提高學生音準;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交流和對話,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把握英語的語氣、語調等,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其次,開展專項化的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除了日常性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小學英語教師還應當開展專項化的口語訓練活動。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強化音標教學,指導學生如何把握英語的發音方式,提高學生英語音準,夯實學生英語表達基礎。
2.2 巧妙借助多媒體,營造語言交際環境
針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語言環境缺失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巧妙地借助多媒體呈現視聽內容,給學生營造語言交際的環境。這種借助多媒體營造語言環境的方式,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方面,多媒體營造語言環境,教師通過口語交際視頻、音頻等的整合,能夠讓學生有很好的模仿和參考資源,這是提高學生音準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當英語口語交際已經成為英語課堂上常態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學中,在使用英語方面將不再感到別扭,而是如同說方言一般的,敢于用英語交流,繼而達到消除學生英語交際過程中的畏難情緒。
2.3 創新口語交際模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創新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交際和表達機會,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例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練習課文上的對話內容,長期的對話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緊密結合新課改的教育思想,深入解讀當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強化對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促使其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巧云.談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成才之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