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旖
摘 要:藍墨云班課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了平臺。本文通過藍墨云班課在《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通過對課前預習、課上使用、課后監督反思階段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設計,來詳細規劃《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的內容,并探究藍墨云班課在《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堂模式
1 藍墨云班課的內涵
藍墨云班課APP是北京藍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它既是信息化教學的學習工具,又為廣大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了平臺。[1]
1.1 教學理念的轉變
由于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課本、教案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正常教學的需要。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數字化教學、微課教學、混合式教學逐漸出現在各大高校的課堂中。[2]
1.2 教學流程的轉變
在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技術支持下,教學流程也發生了轉變。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主要依賴老師的講解,通過老師的講解完成對知識的初步理解,然后通過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點。而在藍墨云班課,教師可以通過藍墨云特有的“資源”功能區上傳資源(課件、文檔、習題、圖片等)讓學生提前預習,并可以通過投票問卷、頭腦風暴和答疑討論等方式及時了解知識掌握情況,借助藍墨云班課平臺,使教與學都更加靈活。
1.3 師生角色的轉變
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為課堂主導,主要由教師負責制作課件進行講授,教師在課前會布置預習任務,但教師難以監控學生是否真正預習,且單向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學習容易產生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通過藍墨云班課,學生課下預習上傳的資源,課上參與各項活動,加強師生的互動性,使學生預習不再變成任務而是興趣,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把握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教學設計
2.1 課程性質與目標
《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網站編輯工作、網絡信息篩選與歸類、網站稿件編輯、網站規劃與設計、網站信息原創、網站專題創作等。該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網絡編輯工作的一般規律,掌握網絡信息編輯的綜合技能,以便將來能夠勝任各類網站的網絡編輯工作。
2.2 教學實踐模式
2.2.1 課前學習準備
教師首先在藍墨云班課平臺分班建立班課,教師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制作教學相關大綱、課件、視頻等教學材料并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在第一節課說課課上,向學生布置任務,使用手機下載藍墨APP,通過查找各自班級的班課號加入《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班課,將之前已上傳的授課計劃、課件、教學大綱等資源進行閱讀;接著,在每章內容開始前,教師將與本章內容相關的教學目標、課件、主要掌握內容、視頻、新聞動態、網絡連接等資源進行上傳并通知學生查閱;學生每下載教學資源都會有相應的經驗值,通過學生經驗值的增長可以觀察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
2.2.2 課中使用情況
(1)使用發起簽到功能模式保證學生到課率
傳統的簽到模式是教師拿著花名冊點名或者交由課代表上交缺勤名單,但這種簽到方式較為浪費時間且不好掌控真實性。藍墨云班課的簽到功能可以實行開啟位置一鍵簽到,只需要學生連上互聯網并使用手機就可以簽到成功,并且可以保證在指定范圍內進行簽到,這就大大提高了簽到效率和保證了簽到的真實性。
(2)使用課堂表現功能模式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
藍墨云的課堂表現功能一共分為四個模塊:舉手、搶答、選人、小組評價。點擊舉手模塊,教師可以根據舉手順序排列,可以點擊頭像選擇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這種方式相比傳統模式的舉手模式更能帶給學生趣味性。點擊搶答模塊,發起搶答后,系統將自動選擇最先搶答的1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并給予經驗值。搶答模式緊張刺激,帶動課堂氛圍。點擊選人模塊,可以采用隨機選人和手動選人的方式,從班課成員中選取成員參與問答、表演、對話等課堂現場活動,并根據表現為他們評分,人數不限。特別是隨機選人,讓學生有中彩票的感覺,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力。小組評價模塊,通過學生自愿分組教師提前輸入成員小組方案,采用小組作業,使各個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競爭與評比,增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及凝聚力。課堂表現功能總體來說利用互聯網和手機,使學生不再沉迷于手機游戲或娛樂世界,利用手機進行信息化學習,增強上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上課專注力,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
(3)使用頭腦風暴功能模式激發學生創造力
教師可以創造一個頭腦風暴主題,并設置是否需要進行分組,還可以設置經驗值,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創造的頭腦風暴的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比如在《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中,其中有一主題為你如何看待“假新聞比真新聞更具有說服力”這一現象?學生可以自行發揮想象力,集思廣益。這類型活動可更好的帶動課堂氛圍,讓學生都有參與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
(4)使用測試、作業和小組任務功能模塊幫助學生掌握及鞏固知識
活動模塊中的測試活動功能只限于選擇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教師可直接從自己的題庫中導入測試活動中去。但是選擇題并不足以完全測試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的效果,需要輔助使用作業和小組認為模塊。由于《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一共32課時,有16課時為實訓課,所以筆者在實訓課中都會把實訓課的任務和作業利用作業和小組任務功能模塊發布到藍墨云班課中去,并規定上交的時間以及是否為團隊作業,以及根據難易程度設定相對應的經驗值,學生可以自行下載或者直接線上作業,并在規定時間內上交。通過測試、作業和小組任務功能模塊使同學們更詳細、具體掌握所學知識。
2.2.3 課后監督反思
學生在課后可通過藍墨云中的大綱、課件、測試、作業等功能模塊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鞏固,教師則可以對教學進行反思評價,并通過教師創建答疑討論功能模塊,對學生不理解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也可以使同學們相互進行交流討論。并且可以通過每次任務的小組之間互評來了解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同學之間或者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學習,鼓勵團隊協作學習,充分發揮各個同學的長處。
3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課程教學效果分析
3.1 考核成績公正
《網絡編輯與軟文寫作》這種以考試為考核方式的課程,期末考核成績主要包括期末方案成績和平時成績;期末方案成績占據60%,平時成績占據40%。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般只通過考勤、作業來評估學生的平時成績,但只通過出勤、提問和作業無法最直觀的體現學生自學情況和態度。通過藍墨云班課,學生通過對上傳資源的預習,對各項活動的參與可以直接獲得經驗值,經驗值的多少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使課程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公正。同時,期末考核是以團隊的形式上交方案,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團隊作業是為較為難以把控的一個環節,但是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分組想法把每個班的學生以6-8人為一組分為幾個小組進行作業的協調完成和方案的協作完成,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2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從傳統教學模式到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的線上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轉變,從學生的經驗值數據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同學的學習經驗值都處在中等偏上水平,如17電子商務3班同學的經驗值為31-60之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課中參與課堂活動、完成測試及作業,課下對教學資料進行復習鞏固,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
3.3 依賴互聯網和手機
藍墨云班課的使用要求在有網絡條件下才能進行操作。[3]如果校園網網絡不好會影響到云班課的使用。同時在進行作業和分組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有時候需要電腦進行操作,如果電腦網速較慢也會影響課程進度的開展,且手機也成為藍墨云班課進行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因此,推行藍墨云班課, 對電腦、手機也有一定的要求,保證硬件配套設施、保證通暢的網絡才是順利開展云班課。
參考文獻:
[1] 趙立營,藍墨云班課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船舶職業教育.2018(11-13).
[2] 欒淞婷、薛一敏.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思考——以《稅法》課程為例[J].人文教育.2018(103).
[3] 汪德露,基于信息化技術背景下的藍墨云班課APP在教學運用中的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