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蒙
摘要:在醫療行業的發展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因為其具備可移動性終端的特點,所以其使醫療行業對傳統方式進行了革新,并且幫助醫療行業解決了各個科室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存在的局限性問題。對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進行分析,有利于相關醫院及工作人員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物聯網應用的重要性,基于此,為以后的技術革新和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慧醫療;應用發展
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在2005年《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中正式提出,此后,美國、中國、日本等將發展物聯網列為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物聯網最初的概念是基于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小型化等技術將所有物體從感官和智能相連接。在國內,物聯網通常被定義為將具備智能末端設備和貼上RFID的實體通過無線或有線通信網絡實現互聯互通、應用集成,在網絡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理、控制、運營一體化。
1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醫療事業領域的應用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穩定持續的發展,以前的技術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智慧醫療事業領域工作的需要,所以,為了提高智慧醫療事業的工作效率,人們在不斷地對相關的信息控制管理技術進行革新。重視智能化技術革新,對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醫療信息事業的發展需要承擔巨大的使用壓力,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傳統的技術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于現在的需求,所以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保障工作的正常進行,對智慧醫療事業領域的應用技術進行控制討論,并探索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及創新途徑十分有必要。
2醫療物聯網的應用
數字化醫院的物聯網應用包括護理管理、固定資產動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物聯網技術可以收集醫院運行過程中的信息,簡化信息核對流程,目前已經普及了基于IC卡的就診卡、以掌上電腦為工具的移動護士站等。醫院數字化建設的直接經濟效益不明顯,系統建設成本較高,所以我國一些醫院并不熱衷于數字化建設。現有的物聯網產品多是為解決特定挑戰所設計,難以滿足大多數醫療機構對系統功能的需要。物聯網與醫療的深度融合與規模化利用需要一套成熟的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現有的可穿戴設備集成了部分手機功能和部分檢測功能。可穿戴設備的檢測范圍包括睡眠狀況、體脂、血壓、心率、體溫、血氧、血糖等。
2.1護理管理
移動護士站是物聯網應用的主要方向,主要用于生命體征采集、信息錄入、身份識別、護理流程智能控制。在2017年闡述了兒童醫院中一卡通在掛號繳費與費用查詢上的應用,通過PDA掃描條形碼或二維碼,實現醫療過程中患者和藥物的核對,同時可以利用移動設備查詢患者的醫療信息。該系統在2015年投入使用。
在2018年介紹了一種智能病區管理系統,包括體征監測、輸液管理、移動護理三部分。采用可以將數據通過WiFi上傳至HIS的體征采集儀,系統會24小時根據醫囑定時采集血壓、脈搏和體溫,生成動態檢測報告,并打印。系統根據輸液流速計算輸液時間,顯示輸液進程并提醒護士做好準備。移動護理功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于掌上電腦的醫囑查詢、護理過程記錄和標本、藥物確認,另一部分是在系統中根據所記錄的護理數據實現護理質量控制、工作量記錄和耗材管理。
于2017年設計了基于ZigBee的具有呼叫醫護人員救助功能和身份識別的腕帶,集成了單片處理器、充電電池、通信模塊和按鈕,按下腕帶上的呼叫按鈕后,醫護人員會收到呼救人的身份信息并快速施救。
在2017年開發了利用攝像頭監測靜脈滴注,并通過步進電機控制輸液器滴速和止斷的系統,該系統可以自動控制或根據PDA進行操作。在智能護理應用中,對網絡覆蓋和供電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輸液管理、呼叫腕帶等基于專用設備的應用模式目前還不成熟。
2.2固定資產動態管理
固定資產的管理通過為物體貼上圖形碼標簽或RFID標簽確定每臺設備的身份,通過傳感器記錄物品和設備的狀態。我國正在確立醫療器械唯一標識,進一步推動了物聯網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
3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醫療事業領域主要的應用方面
3.1輸液信息管理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目前,醫院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觀察、干預門診或者病房輸液,采用此種方式費時費力,易出現滾針、輸液瓶過低出現回血等現象,而如果此類情況沒有被及時發現和處理,那么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病患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甚至會威脅到病患的生命。除此之外,部分藥品對于輸液的速度具有較高要求,比如酸性較大的維C藥等,為了在輸液時不刺激到病患的血管,醫護人員一般會控制這類輸液每分鐘的滴數,但大部分醫護人員都是通過目測或是短時間的估測進行相應控制,所以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誤差。
3.2嬰兒防盜系統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在產科醫院,偶然會出現嬰兒報錯事件,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醫院的系統漏洞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嬰兒被盜的事件也偶有發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監控防盜系統,醫院可以利用嬰兒標簽、母親標簽以及無線定位技術來實現嬰兒防盜系統的建立與運行,如果有人要抱走嬰兒,則需要配對嬰兒標簽與母親標簽,而如果配對失敗或者無法配對,那么該系統則會通過無線網絡觸發報警按鈕,實現監控;如果嬰兒在沒有被允許的情況下被帶離產科,相關的設備可以感應到嬰兒標簽,之后啟動門禁系統使得所有的樓道出口關閉,并結合無線網絡技術和定位技術,確定嬰兒的位置;而如果不法分子試圖將嬰兒標簽腕帶剪斷,也會立即觸發報警系統,系統也會關閉所有樓道出口。
3.3患者監護系統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對于ICU等需要全面監護病患的區域,傳統的護理方法是通過大型的設備以及人工的方式完成血壓測量、脈搏和體溫等病患信息收集,而物聯網技術下的無線網絡以及RFID標簽可以在保證病人充分得到修養的前提下完成對病患生命體征數據的收集和管理。醫院利用遠程的監護系統以及相關的電子輔助系統,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對老年人的各項生命體征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有助于提高針對老年人的家庭醫療服務水平,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4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可以通過這些分析有效地幫助相關醫療企業人員認識到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從而不斷為民生事業作出貢獻。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需要不斷地進行分析評估和總結反饋,從而在實際過程中不斷獲得經驗。
參考文獻:
[1]李新獻,田肖.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7(6):175.
[2]蔣楨楨.基于物聯網的社區慢病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7.
(作者單位: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