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
關節扭傷、肌肉拉傷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損傷類型,但扭傷了應該怎么辦呢?是不是需要冰敷呢?怎么冰敷呢?是不是需要按摩呢?這都是現代人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專家建議如下:
1 扭傷后正確冰敷的方法
若發生損傷事件時,由于細胞動脈出現破損,引起局部出血現象,有效的冰敷能夠在促進血管收縮的同時,起到止血效果。但在此過程中,應精準把控冰敷時間,即為損傷后立即冰敷,若出現腫脹現象冰敷是沒有效果的。原因為:動脈血管所處部位相對較深,靜脈血管為為皮膚淺表層,冰敷是預先將靜脈予以“冰凍”的,但難以阻斷動脈出血,使之停留在經絡阻塞和瘀血的狀況,一旦活動必將出現腫脹。同時,損傷會引起皮膚屏障作用的消失,寒氣會趁機侵入,即在損傷后冰敷患者中,多面臨“天氣預報后遺癥”,若次日有雨前天則會出現損傷處酸痛的表現,持續時間約為2-3年。
扭傷后冰敷行為復雜,是否存在簡便止血法呢?即可將扭傷處予以加壓包扎,或取布帶對該部位予以扎緊,方可起到止血效果。
2 扭傷后是否可按摩
諸多醫學書上明確寫明,若存在扭傷、肌肉拉傷等現象時,禁止立即做推拿按摩。該理念既對又不對,按摩取決于手法、操作技巧及細節,特別是在初期扭傷患者中,對未破損處施行摩法、抹法按摩,療效較佳,且更為安全。摩法、抹法于按摩操作中力度相對輕柔,在皮膚表面處手指輕微移動,但下層組織未表現為移動現象。其中摩法即為畫圈,抹法為順沿某個方向來回滑動,不僅可預防損傷處出血,還可起到消散、吸收瘀血的效果。在具體按摩過程中,禁止將按摩部位集中在腫脹處,但應以腫脹周圍組織按摩為主,特別近心端按摩,具有療效佳、安全性高的優勢。
按摩期間,應預先在皮膚表層涂抹潤滑劑,常見按摩膏、橄欖油及治傷軟膏等,既可便于按摩,還可降低手法帶來的刺激感,次治療時間為5-10min,日按摩2-3次。
3 扭傷和其它疾病間的鑒別
(1)運動損傷。運動期間存在的各類損傷,損傷部位和運動項目、專項技術存在相關性,以體操運動員為例,多見腕、肩、腰部等部位損傷,網球肘多見于標槍運動員、網球運動員等群體中。
(2)關節囊損傷。是因外力打擊、負重和壓砸、扭轉等行為導致的局部組織腫脹、疼痛及瘀斑等狀況,是機體肢體活動受到影響。
(3)骨盆損傷。是由多因素導致的骨盆損傷,常見骨折,且伴有重度疼痛,涉及骨折類型、穩定程度及合并損傷等內容。
4 扭傷后處理存在的誤區
誤區1:熱敷消腫。扭傷多伴有軟組織挫傷現象,特別是在踝關節扭傷患者中,多見韌帶軟組織撕裂、組織液滲出和小血管出血等現象,誘發局部腫脹。部分群體認為,一旦出現扭傷事件,熱敷是能夠消腫的。但該觀念是錯誤的,正確是應在24h內冷敷,預防出血水腫,再熱敷。
誤區2:白酒擦洗。民間土方法認為白酒點火,對扭傷部位進行擦洗,是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效果的。但該做法是有弊的,若為扭傷急性期,應禁止按摩,更談不上白酒擦洗,否則會在加重出血、腫脹的前提下,誘發皮膚燒傷事件。
誤區3:未施行外固定。以踝關節扭傷患者為例,多表現為內翻損傷,且80%以上均為外側韌帶撕裂、斷裂等狀況,繼而表現為踝關節韌帶拉力失衡,有效且科學的患肢外固定,可起到消腫、緩解疼痛的效果,還可加快軟組織愈合。
誤區4:未及時就醫。部分群體認為扭傷是小事情,無需上醫院就診,繼而出現延誤病情的現象。特別是在踝關節扭傷中,若表現為腳踝腫痛應立即到專科醫院就診,通過拍片檢查的方式,擯除踝關節骨折,
誤區5:休息不足。踝關節韌帶恢復中最為核心的環節即為休息,即若存在踝關節扭傷的現象,若癥狀較輕可盡量少走,較為嚴重應禁止下床,且還應對患足予以抬高。原因為:過多行走不利于韌帶修復、腫脹消退,甚至還會拉傷韌帶,使之出現松弛狀態,不利于愈合。
5 扭傷后常見食療
5.1 急性腰扭傷
(1)菠菜。取500g菠菜,少許黃酒。將菠菜去根清洗干凈,置于紗布內搗爛絞成汁液,每次取汁液100ml,和黃酒沖服,1日2次。
(2)大黃和白芷。取10g大黃、10g白芷、10g肉桂,2g樟腦,150ml白酒,將上述藥物置于白酒內浸泡24h后飲用,次飲用量為10ml,1日2次,飲用1-2d可痊愈,屢獲奇效。
(3)生姜生大黃。取60g生姜,30g生大黃,1.5g冰片,預先將生姜搗爛成汁液后,再將生大黃和冰片研磨為細粉狀,摻入少量開水構成糊劑,使用前用紗布包裹,于患處予以揉擦,直至皮膚發紅,再取繃帶包扎,1日1次,治療時間為2-5d。
(4)丹參。取30g丹參,15g元胡,10g白芷,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連用3d即可,若為年老體虛者用量可減為0.5倍。
5.2 腳踝扭傷
(1)急性疼痛期。由于腳踝處肌肉處于剛拉傷、骨頭扭傷狀況,表現為經絡阻滯性氣血不順,甚至還會出現腳踝瘀血的現象。該時期食療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準,常見豆制品、蛋類,主食也應以粥類為主,常見大豆熬粥和桃仁粥。
(2)中期舒緩期。由于該階段腳踝疼痛感明顯減輕,且肌肉、骨頭處于恢復狀態,飲食應倡導“缺啥補啥、吃啥補啥”的原則。即多吃玉米排骨湯和當歸排骨湯,由于排骨內含有諸多該物質,可加快骨骼愈合,緩解疼痛。
(3)后期恢復期。因該階段是腳踝恢復期,可施行基本功能恢復鍛煉,飲食也應為高鈣類,常見魚類、蔬菜及海藻等。
5.3 肘部扭傷
肘部扭傷多是由間接外力導致的,常見失足滑倒、手掌著地和跌倒等,使肘關節處于過度外展、伸直的狀態,多表現為關節囊韌帶、肌腱等部位損傷。而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可對患者施行以下食補理療:
宜吃食物:多食高鈣類、高蛋白類食物,多食新鮮蔬果。例如:牛奶,富含諸多高蛋白和高鈣物質,可促進骨折恢復,每日飲用2-3兩;排骨營養成分和作用原理和牛奶相同,每日食用量在0.5kg左右;雞肉也具有蛋白高、鈣營養高的特點,每日食用量在2-3量。
禁吃食物:禁食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肥肉,富含諸多脂肪,對骨折恢復起到負面作用,應盡量少食或不食;油條,含有諸多危害機體健康的化學物質:辣椒,會對胃腸功能產生刺激,引起胃腸不適,甚至還會阻礙營養吸收,誘發機體營養不良。
簡而言之,若要從根本上減輕扭傷帶來的危害,則應做好預防操作:即局部準備活動應充分;強化小腿、足部等部位肌肉鍛煉,強化踝關節穩定性;運動期間,注重關節加固,特別為踝關節,可佩帶彈力繃帶、護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