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高志霞
【摘 ?要】目的:探討illizalv支架治療馬蹄足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23例馬蹄足患者,均采取illizalv支架治療,且采用合理護理干預,觀察1年隨訪后的國際馬蹄足畸形研究學組(ICFSG)評分。結果:患者均illizalv支架治療成功,ICFSG評分優為15例,良為7例,可為1例,優良率為95.65%;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illizalv支架治療馬蹄足的護理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馬蹄足畸形,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illizalv支架;馬蹄足;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02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illizalv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orseshoe foot.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ly 2017, 23 patients with equinovarus were treated with illizalv stent,and reason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ICFSG score after 1 year follow-up.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llizalv stent. ICFSG score was excellent in 15 cases, good in 7 cases, and good in 1 case.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5.65%.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illizalv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orseshoe foot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improve the deformity of horseshoe foo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Illizalv stent; horseshoe foot; nursing
馬蹄足在臨床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下肢畸形疾病,通常采取手術治療[1],illizalv支架手術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3],尤其伴隨微創技術發展進步,使得illizalv技術應用價值更為顯著[3]。馬蹄足畸形發生后,患者往往會合并出現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對于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在采取illizalv支架手術治療過程中,通過合理護理干預,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配合度,緩解疼痛,促進患者康復[4]。本文選取23例illizalv支架治療馬蹄足患者,探討其臨床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23例馬蹄足患者,年齡1歲-39歲,均值(20.56±1.28)歲。9例先天性馬蹄足翻修患者,14例創傷性馬蹄足患者,合并內翻、內收、高弓患者9例。
1.2方法
患者均采取illizalv支架治療,在小腿上套入2個illizalv外固定架圓環平行套,通過4根連接桿連接2個圓環,一個圓環處在脛骨近端,另一個處在長脛骨遠端。在脛骨上應用2根2.0mm克氏針對其予以固定,使得小腿處在圓環中央。1個橢圓形圓環套入足部,通過2根克氏針交叉穿過根骨,予以固定。將1根克氏針穿過趾骨,固定于橢圓形圓環前半段,然后采取2根連接桿于橢圓形圓環前后與脛骨遠端圓環相連。
患者均實施合理護理干預,包括:①術前護理:因足踝部畸形,導致患者步態異常,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受到一定挫折,導致患者存在著自卑情緒,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其不良情緒,保持穩定情緒配合手術治療。對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手術治療相關知識及效果等,提高患者認知,并使之配合治療及臨床護理。術前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指導患者深呼吸、正確咳嗽咳痰等。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拐杖,因術后需患者通過拐杖進行負重行走練習,所以應術前學會,以便術后患者能夠及早下床鍛煉。②術后護理:嚴密監測患肢皮膚溫度、顏色變化,檢測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了解患者感覺。若皮膚顏色、溫度出現異常,脈搏變弱,需立即通知醫生。在術后2-3d,患者應學會如何自己護理針道,預防感染。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關節背伸的鍛煉。教會患者正確調節前后連接螺桿長度,當螺母旋轉1圈時,意味著移動1mm。在第1周應每天調整2-4圈,4次/d;在1周后旋轉1圈/d,4次/d。禁止患者隨意調整旋轉圈數,預防韌帶拉傷。指導患者定期復查。③并發癥護理,在實施外固定架治療時,容易出現鋼針松動、針道感染情況。在患者帶外固定架負重行走時,容易出現鋼針松動情況,可加壓延長桿,對圓環、克氏針位置進行合理調整,可使之保持穩定。針道感染比較少見,如發生嚴重感染,需及時將感染處的克氏針予以拆除。在未發生特殊情況下,可在2個月后將外架拆除。若患者踝關節已無主動背伸功能,在將外架拆除后,緩慢提高負重,在不負重情況下,可采用支具,使得踝關節處于中立位,持續2個月。拆除外架后必須采取支具,并確保支具時間足夠長,預防馬蹄足復發。④疼痛護理:治療后患者傷口疼痛比較常見,而且矯正中容易導致疼痛發生,且會持續較長時間,有可能導致患者心理情緒受到不良影響,由此導致其對于外固定器適應性明顯降低,因此需通過講解,使得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提高其治療信心,使之鼓足勇氣進行配合,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⑤鼓勵患者早期功能鍛煉,預防肌肉攣縮、關節僵硬。外固定架治療時間較長,若未合理功能鍛煉,極有可能導致肌肉攣縮、關節僵硬,因此術后第2d開始,協助患者完成下肢肌肉靜力性舒縮、關節被動運動,整個動作保持輕柔,確保患者耐受。3-5d后指導患者主動運動,并循序漸進地延長鍛煉時間,增加練習頻率。⑥出院前指導:應教會患者及家屬關于外固定架的護理干預,使得患者在出院歸家后也得到正確護理,確保針道護理措施的有效實施,合理進行肌肉、關節訓練。通過建立qq、微信、公眾號等聯系方式,及時解答患者疑問,預防護理錯誤的發生,使得患者得到更為有效的康復護理。
1.3觀察指標
在1年隨訪后,觀察患者馬蹄足恢復情況,采取國際馬蹄足畸形研究學組(ICFSG)評分標準進行評估,包括形態學(12分),功能狀況(36分),影像學表現(12分),正常:0分,優:0~5分,良:6-l5分,可:16-30分,差:>30分。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通過SPSS21.0予以錄入處理,通過x2將計數資料予以對比驗證,通過t將計量資料予以對比驗證,當P<0.05時,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選取的23例患者中,均illizalv支架治療成功,并對患者實施1年隨訪,結果顯示,ICFSG評分優為15例,良為7例,可為1例,優良率為95.65%。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3 討論
馬蹄足的引發因素較多,在臨床中,先天性馬蹄足、神經肌肉病變后遺馬蹄足、創傷性后遺馬蹄足是比較多見的[5],主要是小腿三頭肌出現攣縮,導致足踝背伸活動存在局限性,而站立行走時,患者足跟難以著地[6]。對患者實施illizalv外固定支架治療具有明顯效果,采取穩定牽拉,使得活體組織得到有效激發,可使得骨、軟組織能夠再生,生長方式與胚胎組織有絲分裂具有相似性[7]。在緩慢牽拉過程中,新生骨可于兩斷端共同生長,在I型膠原纖維區可形成新生骨小梁,可包繞血管,方向平行于牽拉應力的走向[8],使得新生結構強度得到增強,且可重新塑形,由此可發展為正常骨性結構。illizalv支架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在手術前后不必予以石膏固定,可預防患者出現肌肉萎縮、肢體僵硬。支架治療創傷性較小,可促進患者康復。illizalv支架治療后,患者可早期下床鍛煉,可避免患者出現肌肉萎縮、骨質疏松[9]。在對馬蹄足患者實施illizalv支架治療過程中,應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提高臨床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經研究可知,23例患者均illizalv支架治療成功,1年隨訪后,ICFSG評分顯示:優15例,良7例,可1例,優良率95.65%。由此可知,在對患者實施illizalv支架治療中采取合理護理干預,可促進馬蹄足的改善。而且在此過程中,患者未出現嚴重并發癥。通過合理護理干預,可使得臨床治療效果更為明顯,而且能夠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術前護理在臨床中具有重要做作用,需要及時了解患者基礎情況,制定合理護理措施,調節患者情緒,使之保持穩定心態,以便治療及護理操作能夠順利完成,做好術前準備,并為術后所需工作提前做好準備,例如拐杖使用[10]。加強術后護理,注意觀察患者患肢變化情況,及時了解治療中病變狀態,教會患者正確調節螺母,可使得患肢能夠順利康復。加強并發癥護理,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恢復。早期功能鍛煉在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避免患者出現肌肉攣縮、關節僵硬問題,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完成鍛煉,促進康復速度。在患者出院后,應通過QQ、微信、公眾號等進行聯系溝通,避免患者因不正確操作而導致康復效果受到影響[11]。
總之,illizalv支架治療馬蹄足的護理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鄭黎明,金海霞,程健,等.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療兒童重度硬性馬蹄內翻足的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3): 3673-3674.
[2]秦泗河,李剛.Ilizarov理論與技術的起源、發展與傳播史[J].中國骨與關節外科,2010,3(10):417-423.
[3]樓躍,夏蓉圻,唐凱.伊利扎諾夫技術治療兒童頑固性馬蹄內翻足[J].臨床骨科雜志,2003,6(1):40-42.
[4]樊園園,易銀芝,李梅等.Ilizarov外固定架治療兒童僵硬型馬蹄內翻足畸形患兒的護理[J].醫療裝備,2016,29(13):145- 146.
[5]蔣小平,蔣林峻,胡洪青等.Ilizarov外固定架治療大齡兒童型僵硬型馬蹄內翻足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0): 899-901.
[6]張慧園,李亞賢,石亞芝,等.環形外架矯正僵硬性馬蹄足臨床護理方法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9,7(5): 81.
[7]沈燕.個例illizalv支架治療馬蹄足后的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68):13382.
[8]魯迪,米彥軍,劉晉,等.llizarov外固定架治療創傷性馬蹄足患者的手術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0(35):4371- 4373.
[9]王玉梅,許斅斅.llizarov技術聯合跟腱經皮多點松解術治療僵硬型馬蹄足畸形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2):1430-1431.
[10]許志紅,張靈,王偉紅.應用伊利扎羅夫技術行肢體延長術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5):346-347.
[11]王俊,謝冬梅.Ilizarov外固定器治療馬蹄內翻足的護理[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8):62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