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偉
【摘 ?要】目的:研究開塞露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早期干預早產兒黃疸的臨床效果。方法:將9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干預組45例,對照組45例,干預組給予開塞露灌腸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劑口服干預早產兒黃疸,對照組采取常規處理措施,觀察兩組早產兒光療天數、黃疸持續天數及首次胎便轉黃時間。結果:干預組的光療天數、黃疸持續天數較對照組短,首次胎便轉黃時間較對照組早、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對早產兒實施開塞露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早期干預早產兒黃疸,可縮短光療時間、胎糞較早排盡,有效緩解早產兒黃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開塞露;布拉氏酵母菌;早產兒黃疸
【中圖分類號】R27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080-01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01 月—2018年 12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9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45例。2 組患兒在性別、胎齡、出生體重、平均入院時間、病程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均為單純早產兒,除外胎兒窘迫、窒息、頭顱血腫、新生兒溶血、感染及母孕期特殊用藥史等情況。見表1 。
1.2 治療方法: 干預組早產兒入院后(24小時內)予常規處理后.即用開塞露2mI,加等量生理鹽水,不保留灌腸,布拉氏酵母菌散劑 1/2包,口服,均1天1次;對照組按常規護理, 密切觀察兩組膽紅素(TCB)值,一旦達到光療指征時,予單面藍光照射,根據黃疸程度每天照射8~12小時。觀察兩組早產兒胎便轉黃時間、經皮膽紅素值。
1.3觀察指標:①統計胎便轉黃時間;②每天用TBC測定經皮膽紅素值、q8h,取額、胸、足三個部位進行測定,取其平均值,連續10d。依據不同胎齡和時齡的光療標準執行藍光照射治療。
1.4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檢驗,數據以均數土標準差表示。
2 結果
2.1兩組早產兒胎便轉黃時間比較:干預組應用開塞露后45例全部為胎糞早排,且胎糞多在應用開塞露灌腸后10—30min即排出,胎便轉黃時間為(95.4+27.6)h,而對照組胎便轉黃時間為(205.3±38.5)h,(t值為12.4。P<0.01)。干預組短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經皮膽紅素值(TCB值)比較詳見表1,其中P<0.05有顯著性差異。結果在第2、3、4、5、6、7天時P<O.05,在第1、8、9、10天,P>O.05,無顯著性差異。
2.3兩組早產兒光療例數比較 ? 干預組中的早產兒共計10例(22.2%),對照組的早產兒共計22例(48.8%)。治療組光療例數少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O.01)。
2.4黃疸發病情況: 出生10天內,對照組有42例患兒出現黃疸,發病率93.3%,干預組有24例患兒出現黃疸,發病率 53.3%;均未出現膽紅素腦病例。黃疸發病率組間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x2=50.589,P<0.0001)。 經皮所測TCB值比較表明,2組患兒出生后24小時TCB值無顯著性差異,48~168小時 均有顯著性差異(P<O.05或0.01),見表2,
2.5 光療及喂養耐受情況 干預組光療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且喂養更為順利,喂養不耐受發生率低(P均<O.01)。見表3 。
3 討論:
早產兒黃疸在新生兒期較常見,以皮膚、鞏膜黃疸為主要表現,有生理性與病理性黃疸之分。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治療,早期開奶、供給充足奶量,盡早建立腸道正常菌群,減少腸肝循環,多可自行消退[1];病理性黃疽可導致肝、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特別是早期重度黃疸可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留下永久的后遺癥。
早產兒腸道發育不成熟,腸蠕動弱,胎齡越小,動力越差,同時早產兒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喂養推遲,導致胎糞排出延遲,另腸腔內B一葡糖醛酸基轉移酶的活性偏高,可將結合膽紅素水解脫去葡糖醛酸基,形成未結合膽紅素,再被腸道吸收進人血液循環,運至肝臟,可使膽紅素腸肝循環的負荷增加,加重膽紅素的回收[2]。開塞露主要成分為甘油、抑制菌等,具有潤滑并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的功效。開塞露2ml行不保留灌腸后,其通過潤滑腸壁和高滲性刺激腸壁而引起排便反射,可刺激腸管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干擾膽紅素的腸肝循環,減少膽紅素重吸收,從而有效干預治療早產兒黃疸。在治療新生兒黃疸時,腸道功能及穩態保護也是關鍵環節之一。布拉氏酵母菌作為一種需氧的微生態調節劑,體積大,對細菌構成空間屏障效應,能耐受腸道惡劣環境,穩定性好[3]。作為一種非致病性菌,具有耐熱、耐胃酸特性,且在腸腔內可發揮抗毒素、抗菌活性,通過調節腸道內大腸桿菌、腸球菌、鏈球菌及雙歧桿菌的分布而調控腸道內菌群的平衡[4]。布拉氏酵母菌能夠進一步消耗腸內氧氣,促生出有利于厭氧菌存活的局部環境,進而上調雙歧桿菌濃度,借助雙歧桿菌恢復菌群平衡的能力,將進入腸道的結合型膽紅素轉變為尿膽原并隨糞便排出,這一機制能夠有效抑制膽紅素的腸- 肝循環,縮短血清膽紅素下降時間。本研究結果發現,開塞露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劑早期能夠顯著地干預早產兒黃疸。
4 結論:
對早產兒實施開塞露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早期干預早產兒黃疸,可縮短光療時間、胎糞較早排盡,有效緩解早產兒黃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72。273.
[2]邵肖梅.早產兒消化系統的特點及喂養[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716—718.
[3]武慶斌,鄭躍杰,黃永坤.兒童腸道菌群一基礎與臨床[M].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58—159.
[4]陳瑞芳,王愛華.布拉氏酵母菌治療新生嬰兒黃疸療效觀察 [J].中國社區醫師,2015, (26) :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