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使用宮腔球囊治療產后出血的方法,及護理觀察要點,提高護理水平。方法:回顧性分析62例使用宮腔球囊治療產后出血的產婦,在留置宮腔球囊期間密切觀察子宮收縮及生命體征情況,是否達到止血效果,及管道的維護,加強心理護理,做好急救準備工作。結果:62例產婦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成功55例,失敗2例,其中2例失敗者改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好轉,全部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后,無一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結論:球囊壓迫可作為一種暫時性應急止血手段,為進一步的處理贏得時間,也可對大出血的患者作為一種早期干預的手段,減少手術率,降低輸血率,降低子宮切除率,護士掌握相關護理技術,及時發現止血失敗,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搶救患者生命。
【關鍵詞】宮腔球囊;產后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45.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123-01
產后出血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每4min就有一個婦女死于產后出血。子宮收縮勞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是最常見的引起產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其中宮縮乏力是產后了出血最見的原因,約占70%[1]。宮腔填塞球囊的方法適用于陰道分娩和剖宮產術中的產后出血治療,球囊在宮腔內注水膨脹后,產生由宮腔內向宮腔外的壓力,使壓力大于子宮動脈壓,達到有效地止血功效。此方法止血效果好,對病人創傷小,操作簡便,在臨床得到廣泛推廣使用。2014年11月到2016年3月我院產科收治的62例患者使用宮腔球囊,效果較好,在填塞球囊后的護理上積累了經驗,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62例,年齡18—41歲,其中經陰道分娩39例,剖宮產23例,出血量在450ML—5500ML.成功55例,失敗7例,其中2例失敗者改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好轉,全部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后,無一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
2 方法
順產產后出血的產婦操作方法:導管置入宮底部,保持不動開始注入生理鹽水,注水量視實際情況而定,球囊尚未擴張到足夠壓迫宮腔前,注意導管頭部位置應保持在宮腔深部,避免滑脫。注水過程中可見宮腔積血被擠壓排出,當注水壓力極大、腹部觸摸子宮增大實質感、宮腔內血液排出停止時,即可停止注水,記錄注水量,此時,牽拉注水導管可感球囊固定不易落出,復查B超了解宮內情況再次適量紗布陰道填塞預防球囊脫落,放置球囊24小時,24小時逐步排出球囊內液體。以100Ml—200ML一次、間隔1—2小時一次放水。
剖宮產術中:將球囊頭端放入宮底部,適當注水膨脹固定,將導管尾端自宮頸內口插入陰道內。關閉子宮切口,注意避免戳破球囊。自陰道內繼續注水使球囊壓迫子宮,同時觀察陰道流血量,出血減少停止后,可逐層關腹。取出球囊的方法同順產的一樣。
3 護理
3.1觀察生命體征及宮底高度
球囊放置24小時內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給予持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準確的計算出血量,觀察患者的體溫、惡露情況,如有發熱提示感染可能,立即報告醫生,必要時拔除球囊。嚴禁用力按壓宮底,防止球囊移位或脫出,用筆標明宮底高度,有異常報告醫生。
3.2管道的護理
觀察引流袋內的出血量。如球囊引流管阻塞,造成宮腔積血,必要時用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道的清潔與通暢。如子宮逐漸收縮,硬度增加,陰道流血減少甚至停止,尿量正常,生命體征平穩,說明有效,反之,需要及時將病情匯報醫生,決定下一步處理[2]。
3.3心理護理
產后出血的產婦大多會出現緊張恐懼的心理,而且球囊費用比較貴,護士要耐心講解相關注意事項,鼓勵和安慰患者及家屬,和他們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操作前后做好解釋取得患者配合[3]。
4 結論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為5%—10%,致死率高達16%—32%,是我國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以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最為常見[4]。
球囊壓迫作為一種侵入性的止血手段,操作方便,簡單易學,止血快捷、安全、有效。在物理治療、各種宮縮劑或其他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球囊壓迫可作為一種暫時性應急止血手段,為進一步的處理贏得時間,也可對大出血的患者作為一種早期干預的手段,減少手術率,降低輸血率,降低子宮切除率,提高女性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付晨薇,劉俊濤,楊劍秋,等.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J].協和醫學雜志,2013,4(1):31-34.
[2]曾倩,楊曉紅,寧立罰,王玲.Bakri球囊預防與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8)
[3]顧秀玲,徐建平.子宮堵塞球囊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10):56-57.
[4]于大芳,韓愛卿.產后出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6):5140-5141.
作者簡介:
古敏(1984-)女,江西南昌,本科,主管護師,產科護理,江西省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