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莉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161-01
護理人員的工作性質較為特殊,工作任務量大且較為復雜,存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如果無法有效地疏導并調節自身的情緒,很容易在平時的工作中出現差錯,甚至還有可能會對工作產生抵觸、厭煩等心理,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那么護理人員應如何維持健康的心理呢?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維持護理人員健康心理的方法,希望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幫助。
1 保持良好的情緒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三屆世界范圍內的衛生大會指出了心理健康的定義,指出心理健康指的是在身體方面、智能方面以及情感方面和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發生矛盾的情況下,把自身的心境發展為最好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確定心理健康的標志主要體現在以下4方面:(1)智力、身體已經情緒非常調和。(2)能夠適應環境,在人際關系中不同個體間能夠相互謙讓。(3)存在幸福感。(4)不論是在職業還是在工作中,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生活效率高。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工作的環境較為特殊,每天面對的不是渾身充滿了朝氣的孩子,而是那些與疾病進行戰斗的患者,長時間處于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護理人員的心情難免會受到波及,容易導致護理人員出現高血壓等一系列疾病,嚴重威脅著護理人員的心理與身體健康。實際上,并非每個人都處于愉快的工作環境中,工作環境是必須面對的,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面對同一個事物如果看問題的角度變了,那么事情的好壞也會隨之改變。只有護理人員養成了良好的性格,心理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能夠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盡自己所能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才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出院,體現護理工作的重要價值。
2 維護和諧的人際關系,保持心態穩定
對于心理健康來說,人際關系同樣很重要,它是確保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比較復雜,需要處理好護患關系、護護關系以及醫護關系等等。在醫護關系方面來看,護理工作就像是一個鏈條,環環相扣,上一步的護理工作會直接影響之后的護理工作。同事之間也避免不了摩擦的情況,只要同事之間不過分計較個人的得失,也可以保證同事之間的關系和諧。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醫療費用也逐漸升高,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較為嚴重,這就很容易引起護患關系的緊張,意味著在實際的醫療工作中需要合理收費,護理人員需要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主動與患者交流,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把患者當作是自己的親人照顧,用寬容的心面對患者,控制好自身的情緒,讓患者體會到護理人員的愛心。
3 適應工作環境,保持昂揚的斗志
個體為了生存都需要適應環境,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時也需要更換科室,科室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這就意味著護理人員需要勇于挑戰,積極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更好地融入新環境。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健康的心理狀態首先是具有適應環境的能力。護理學不單單是醫學的附屬品,同時它還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與治療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要求護理人員使用新的知識理論不斷豐富護理學的內容,掌握先進的護理學知識以及技能,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同時也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善于發現并總結問題,大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斷推進護理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4 善于自我調整,保證心態的健康
確保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還應當保證護理人員的生活方式健康。我們都知道,護理工作十分辛苦,護理人員會經常值夜班,生物鐘嚴重紊亂,不規律的生活很容易對護理人員的休息造成負面的影響,進而導致不良情緒的出現。為了確保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人員需要為自己打造一個光線較暗、安靜的睡眠環境,以此來確保睡眠的質量,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在空閑的時間,護理人員可以適度地鍛煉,增強自身的體質。在休息時可以外出旅游,放松身心,有利于維持健康的心理。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偏見,護理人員未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工資水平也相對不高,會引起護理人員的心理失落。護理人員應清楚地意識到,個體需要具有自我認定以及自我評價,不可以過分注重他人的看法,首先要學會自己接納自己、愛惜自己、愉悅自己。先學會愛自己再去愛其他人,深入地意識到愛別人不一定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時刻維持健康的心態,通過愛別人來獲取快樂,獲得幸福。
護理人員的心理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只有保證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情緒以及樂觀穩定的心態,才能夠確保在實際護理工作中避免失誤,提升護理的質量。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充分考慮上述維持健康心理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性格,進一步提升心理素質,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處理好護患關系、護護關系以及醫護關系,保持穩定的心態,使用新的知識理論不斷豐富護理學的內容,同時善于自我調整,維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確保護理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鄒香妮,張傲,劉可,關曉芳,王淑榮.某醫院腫瘤科護理人員心理健康與職業倦怠的關系[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9, 45(04):293-295+298.
[2]麥金蓮,黃淑萍.護理人員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8,16(29):3602-3604.
[3]包英群,鄭元連.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8, 35(09):35-38+49.
[4]楊芳.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健康調查與干預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15(32):143.
[5]馮江星,萬巧琴,鹿群,李釗楊,鄒達.三級甲等醫院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04):286-28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