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聘生 何蘭養
汝城縣第六中學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輝映在湘、粵、贛三省交匯處羅霄山脈腳下。建校十周年來,該校不斷探索,勵精圖治,追求“以人為本、德才并舉、全面發展、突出特色”的辦學理念,秉承“礪志、明理、勤奮、創新”的校訓,倡導“文明、嚴謹、求實、進取”的校風,走出了一條科學規范、創新發展的興校之路。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使之快速成為全縣初級中學教育的窗口學校,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鑄師德,助推教師團隊建設
汝城縣第六中學校長朱聘生說:“一所學校擁有許多好老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一直以來,該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全體教師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潛心育人,爭做“四有”好教師。該校每學年對師德進行量化考核,對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崗位設置等實行一票否決。開展“靈魂之師”“傳承之星”“教壇新秀”評選活動,以良好師風正教風促學風強校風,廣大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默默奉獻、甘為人梯。加強教師隊伍培訓,通過選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通過開展新進教師培訓、啟動“青藍工程”,讓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結為師徒關系,使青年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依托校本教研平臺,鼓勵青年教師虛心向名師學習并大膽創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最終成長為名師。近五年來,該校有30多位青年教師成長為市縣級骨干教師,何靈芝等20位教師在全省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袁亞梅等36位教師在全市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
強根基,全面促進學生發展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該校樹牢“立德樹人”意識,不斷提升德育管理水平。編寫了《愛國主義教育》《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4套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要求班主任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您好”“謝謝”“對不起”已經成為該校學生每日習慣用語,學生愛國意識、安全意識不斷增強,養成教育效果明顯。充分利用晨會、主題班會和德育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德育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平臺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推進“書香校園”進程,營造“人人愛讀書”的校園書香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科技創新大賽,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田徑運動會,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五年,該校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國家級獎59項,省級獎98項,市級獎196項,縣級獎429項。
優模式,強勁提升教育質量
該校多措并舉,強化質量意識,聚焦課堂教學,探索出適合學校校情的“一二六”課堂教學模式,課改工作邁入了發展“快車道”。在“一二六”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中,該校有三個省級重點課題、四個市級課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該校先后成功承辦了“郴州市校本研訓示范校現場觀摩培訓”“汝城縣國家級教師培訓成果匯報會”等大型活動,真正成為了“研究的平臺、成長的階梯、輻射的中心”,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該校綜合排名近五年一直名列全縣前茅,2017年被評為“郴州市教育質量管理獎”。
同時,先進的教育理念、精湛的師資團隊、特色的校園文化,也為該校孕育出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該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課改樣板校”“湖南省優秀教研組”“湖南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南省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優質生源基地”“第二屆湖南省青少年國學大賽郴州賽區國學推廣優秀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基地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標在前,使命在肩。在新時代的藍天下,汝城縣第六中學將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托舉著騰飛的羽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人民更加滿意教育的目標闊步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