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紅
【關鍵詞】資料來源;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類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240-01
育齡婦女死亡直接影響到女性的平均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與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育齡婦女死亡影響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因此,對育齡婦女死亡情況進行分析,為行政部門制定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的工作決策提供依據,是做好育齡婦女保健工作的重點之一。
1 資料來源
凡是在1969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間死亡的育齡婦女,由全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保醫師進行統計。根據各鄉鎮派出所及各醫療機構防??频乃劳龅怯洷静殚喅浰劳雒麊危c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死亡登記本進行核對,核實無誤后上報至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則通過區疾病控制中心及區公安局登記的適齡婦女死亡名單,與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報數據進行核對,若發現有遺漏或數據不一致的,將名單反饋給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新核實,確保資料的真實、準確。
2 育齡婦女死亡一般情況
2018年度全區育齡婦女死亡80人,較2017年減少了18人。因惡性腫瘤死亡共31人,占38.75%,其中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12人;婦科惡性腫瘤死亡9人(宮頸癌4人、卵巢癌3人、子宮內膜癌1人,乳腺癌1人);肺癌和腦瘤導致死亡各3人;血液系統疾病死亡2人;其他惡性腫瘤死亡2人。因意外死亡共計25人,占比31.25%,其中自殺身亡6人,占意外死亡的比例24%;車禍死亡4人,占意外死亡構成比16%;溺水死亡4人,占比16%;他殺3人;其它意外死亡8人,占比32%。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導致死亡13人,占16.25%。其他原因死亡11人,主要為惡性腫瘤以外的其它疾病,占比13.75%。詳細情況見下表:
3 分析
育齡婦女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肩負著學習、工作、生兒育女、相夫教子、贍養老人等不同的社會角色,心理變化及波動較大,加上生活環境中各種不良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容易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出現亞健康現象,導致疾病。育齡婦女的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衛生狀況的水平。因此,做好育齡婦女的各期保健工作是社會、家庭和個人的需要。
3.1 惡性腫瘤長期占據育齡婦女死亡原因的首位。2018年80例育齡婦女死亡原因中有惡性腫瘤31例,占總死亡人數的38.75%,且年齡段趨于40歲以上,死因構成占比與2017年基本持平。①消化道惡性腫瘤導致育齡婦女死亡的原因在近年來第一次占據首位。2018年包括胃、肝、胰、腸在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共計12人,占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38.71%。有關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環境、飲食結構等因素與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生有較大的影響[1]。如高動物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膽固醇和低纖維食物的大量攝入以及長期少運動、高負荷、強勞動力的工作,與結、直腸癌的發病密切相關。育齡婦女常常會因為較重的生活、工作負擔而擾亂正常的飲食習慣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因此要普及健康知識,通過積極開展健康講座指導育齡婦女合理安排膳食、工作和生活,為自身的生存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②婦科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死亡中的構成比有所下降。近年來,我區借助“兩癌”項目檢查的有利時機,持續加大對婦科惡性腫瘤防治工作的監督、指導和質量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區充分利用社區網絡,深入各個街道,開設形式多樣的專題科普講座, 動員適齡婦女積極參加婦女病普查,宮頸癌、乳腺癌的早檢早治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降低了死亡率。③肺癌與腦瘤的發病率也不容忽視。諸多研究表明,室內烹調、油煙等空氣污染與女性肺癌有著密切的關系,且室內空氣污染中的香煙煙霧環境誘發肺腺癌的可能性較大。除與這些因素有關外,還與婦女日益主動吸煙者較多有關。所以,我們要提倡戒煙,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共同創立良好的生存空間。
3.2 意外傷害是導致育齡婦女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意外死亡是指非疾病造成的死亡,主要包括車禍、自殺、中毒、跌落、他殺、溺水和其他非正常死亡。隨著經濟迅猛發展以及生活條件的提高,汽車的使用早已家庭化,交通環境瞬息萬變,車禍成為嚴重威脅到育齡婦女生命安全的殺手,而這種死亡是可防可避免的,是可以通過對交通環境的治理和交通法規的宣傳減少和降低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2]。本年度因車禍死亡的育齡婦女共計4名,占意外死亡的16%,較2017年有所下降。自殺占比與車禍并重,各個年齡段均有自殺者,40歲以上自殺者占一半。自殺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是能夠防患于未然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及醫學模式的改變,婦女保健的任務要使育齡婦女在身體和心理上達到健康,如建立婦女心理咨詢門診、開通婦女心理咨詢熱線等,適時解除女性身心壓力,正確疏導,提高育齡婦女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養,掌握自我保健和自我調試,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
3.3 心腦血管疾病要高度重視。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16.25%,位列第三。建議各醫療衛生機構在加強婦女病普查普治的同時,應關注婦女心腦血管疾病的監測,尤其是對血脂、血壓、血糖指標的監測,建議將其納入健康檢查的常規項目,建立育齡婦女健康檔案,定期監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于君.劉淑麗.等沈陽市育齡婦女死亡情況調查.[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2.3(36)2:113
[2][陳云娟.163例育齡婦女死亡情況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7(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