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琴
【摘 ?要】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寧市某縣出生缺陷高發地區2016年-2018年出生缺陷的發生情況及主要特征,制定相應的政策,為提高此縣的出生人口素質提供可靠依據。方法:對該縣2016年-2018年監測的2家產科醫院住院分娩孕28周至產后7天的圍產兒進行出生缺陷及相關因素分析。結果:3年該縣出生缺陷監測網共監測圍產兒15803例,出生缺陷51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32.27/萬,各年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年來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生出生缺陷者中男性大于女性;出生缺陷前三位分別為馬蹄內翻、總唇裂和多指,三年來缺陷類型未發生明顯改變;產前診斷率過低;孕母年齡≤24的出生缺陷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加強孕前宣教和孕期保健,注重三級預防,提高產前診斷水平,轉變傳統的婚育觀念是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出生缺陷;高原地區;監測;干預
【中圖分類號】R71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244-02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 ,BD)是指嬰兒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發育障礙,包括形態結構異常的先天畸形和先天智力低下[1]。國外有研究表明,出生缺陷占活產的5%,是引起嬰兒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約占嬰兒死亡率的20%,超過55%因出生缺陷的死亡發生在出生后第1年內[2]。最新統計顯示:我國新生兒死亡中因出生缺陷引起的約占16.9%,出生缺陷的現狀不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且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人們正常生活的社會問題,因此對出生缺陷的影響因素干預已經成為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發生的關鍵。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6年-2018年青海省西寧市某縣出生缺陷高發地區2家產科監測醫院孕28周至產后7天的圍產兒(包括活產、死胎、死產)為研究對象,共計15803例。
1.2方法:采用國家統一制定的《出生缺陷兒登記卡》,由接受過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專項培訓的產、兒科醫護人員負責篩查及填寫出生缺陷登記卡,專職人員負責質控,確保監測資料的準確性。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x2檢驗的方法, 差異P<0.05即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趨勢分析 三年來共監測出生圍產兒數為15803例,出生缺陷數為51例,出生缺陷發生率32.27/萬,對連續三年出生正常新生兒和出生缺陷新生兒做卡方檢驗得出X2=6.024,P<0.05,有統計學意義,出生缺陷的發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見表1。
2.2 ?2016年-2018年各類出生缺陷性別構成。
出生缺陷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發病比例為2.4:1。見表2
2.3 ?2016年-2018年出生缺陷類型順位(表3 )
連續三年,此縣的出生缺陷發生的前三位類型未發生明顯的改變,說明導致出生缺陷的危害因素的作用未減弱或持續存在。
2.4 ?孕母受孕季節與出生缺陷分布(見表4)
監測期間,孕母受孕季度主要發生在第四季度與第一季度,即10月至3月出生缺陷發生率高。
2.5出生缺陷與診斷時間的關系見表5
出生缺陷在該地區主要診斷在產后,占所有出生缺陷的檢出的74.51%。
2.6 ?產母年齡別出生缺陷發生率(表6)
對不同年齡段產母發生出生缺陷的狀況進行x2檢驗得P<0.01,有統計學意義。再經小組間兩兩比較得到≤24歲組與25-29歲組間x2=9.23,P<0.01;≤24歲組與≥25歲組間x2=8.57,P<0.01,說明該地區出生年齡缺陷主要發生在≤24歲產母中。
3 討論
3.1出生缺陷發生率
在取消了強制婚檢,國家大力開展免費增補葉酸的情況下,該縣從2016年-2018年出生缺陷發生51例,說明要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應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對西北邊遠地區的婦女要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
3.2 出生缺陷類型
本次研究中出生前三位分別為馬蹄內翻、總唇裂和多指。目前認為出生缺陷的原因復雜,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及基因遺傳等)占25%,環境因素(藥物、化學和物理因素等)占10%,這兩種因素兼備及病因不明者占70%【6-7】。
3.3 其他相關因素
3.3.1 受孕季節與出生缺陷
從2016-2018年出生缺陷胎兒的母體受孕季節分布中可以看出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的居多,占總數的62.75%。可能與第四季度、第一季度在高原地區處于冬季,因天氣寒冷室內活動居多,且本地農村采暖以燃煤為主,出生缺陷是否與燃煤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3.3.2 出生缺陷與診斷時間
74.51%是產后診斷出的,僅有25.49%是產前診斷出的,這與臨床診斷手段有密切關系。目前開展的診斷手段有四維彩超,染色體檢查、羊水穿刺等,但僅僅是一小部分,未全面普及。提示高原地區產前診斷工作基礎仍顯薄弱,技術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
總之,面對已經到來的二孩生育高峰,只有加強對出生缺陷相關影響因素的有力預防和干預,才能切實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數,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質。
參考文獻
[1]朱軍,出生缺陷及監測[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9:513
[2]王偉人,出生缺陷相關危險因素[J],中國優生與遺產雜志,2005,13(9):1-6
[3]鄭曉瑛,宗新明,陳功,等。中國出生缺陷高發地區出生缺陷的發生和流行病學特征[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7,2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