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摘 ?要】目的:探討漢中市某三甲醫院2016-2018年損傷中毒患者年齡分布、病種分布,為減少漢中市人群損傷中毒的發生提供依據。方法:收集漢中市某三甲醫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700例因損傷和中毒的患者信息,利用EXCEL軟件計算損傷中毒患者年齡分布、病種分布構成比,利用SPSS16.0軟件進行 2檢驗。 結果:2016-2018年病種前5位損傷中毒患者60歲以上患者最多,骨折、顱腦損傷居損傷中毒患者前兩位以15-44 歲患者為高發人群。 結論:應加強對15-44歲及60歲以上老人群安全管理,減少損傷與中毒的發生。
【關鍵詞】損傷中毒;年齡構成;病種分布;外部原因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273-0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利用SQL查詢語句,從電子病歷首頁庫中提取2016-2018年漢中市某三甲醫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性別、年齡及主要診斷信息,共獲得有效資料21700份,其中男性13859例、女性7841例,男女之比為1.8:1;病種前五位患者14463例,占66.6%。
2.2 方法 經電子病歷首頁管理系統錄入數據,按照國際疾病統計分類(ICD-10)對損傷中毒患者的主要診斷及外部原因進行編碼,利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計算不同損傷中毒患者、年齡分布及外部原因構成比,利用SPSS16.0軟件進行 2檢驗,檢驗水準 =0.05;
2 結果
2.1 漢中市某三甲醫院近3年病種前5位損傷中毒患者例數及構成(表1)
2016 -2018年漢中市某三甲醫院中毒損傷患者例數前5位的患者均是骨折、顱內損傷、燒傷和腐蝕傷、非藥用物的毒性效應及手術和醫療的并發癥患者,其中骨折患者例數及構成均逐年增多;燒傷和腐蝕傷、非藥用物的毒性效應患者例數及構成均逐年減少;不同年份不同種類損傷中毒患者例數分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2=89.960,P<0.05)。
2.2 漢中市某三甲醫院近3年病種前5位損傷中毒患者年齡分布(表2)
2016年-2018年漢中市某三甲醫院損傷中毒患者中骨折及以顱內損傷患者集中分布在15歲以上患者并以15-44 歲患者最多;燒傷和腐蝕傷患者以5歲以下患者最多;非藥用物的毒效應患者以60歲以上患者最多;手術和醫療并發癥患者隨年齡段上升有增多趨勢,并以60歲以上患者最多;不同年齡段不同病種損傷中毒患者例數分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2=3171.767,P<0.05)
3 討論
3.1 骨折、顱腦損傷居損傷中毒患者前兩位,與相關報道一致[1]。近年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人流、物流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我市位居陜南地區,為古時蜀道,路況較為復雜,高速公路橫貫秦嶺,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這也與我國交通事故已成為危害我國公共安全的首要因素[2]一致;隨著城鄉基礎建設項目增多,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進城務工,而有些單位雇傭大量民工未經正規培訓上崗,安全操作意識較差,是導致跌倒墜落傷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3]。
3.2 前5位損傷中毒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最多,15-44歲患者是骨折、顱腦損傷的高發人群。60歲以上患者為老年人群,老年人由于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骨質疏松,對外界變化的反應相對遲緩,發生交通事故和跌倒摔傷的概率加大[4],因此對老年人交通事故和跌倒摔傷加強防范,是全社會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骨折、顱腦損傷患者以15-44歲患者居多,此結果與15-44歲年齡段人群社會活動范圍大,是家庭的主體勞動力,外出頻繁,接觸危險因素的機會較女性多,并且易受雇于一些危險性較高的職業[5],所以我們應加強對此人群的理解和關心,以期減少因損傷中毒等外因導致的損失[6]。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加強對15-44歲人群的理解和關心,以期減少因損傷中毒等外因導致的損失,對老年人交通事故和跌倒摔傷加強防范,是全社會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朝紅,吳吉林,朱敏.2003年-2010年損傷與中毒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病案,2011(10):50
[2]沈艷松,侯雪賓,焦新平.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改善措施探討[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6(1):94
[3]溫星來,向良新,黃卓蓮.1167例損傷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帕累托圖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1,8(4):216
[4]楊建南,劉波,何毅,等.全國鐵路醫院17719例老年人損傷與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J].中國病案,2006,7(2):36
[5]郭艷芳,劉晉洪,何俊標, 等.2004~ 2007 年深圳市寶安區傷害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9,9(002):340
[6]周洪波,陳平雁.11977例損傷與中毒住院病例統計分析[J]. 中國病案,2012,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