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學鋒

摘要:對肺結節中肺癌與肺結核鑒別診斷進行研究。方法:從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肺結節中肺癌和肺結核患者各隨機抽取25例,肺癌患者為觀察組,肺結核患者為對照組。兩組都進行CT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兩組患者病變部位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肺結核與肺癌的有效鑒別診斷可以采用CT檢查來實現早期診斷。
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癥,是全球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國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和影像學檢查技術水平的提升,肺結節的檢出率逐年提高,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患者人數位于世界第二位,僅次于印度,尤其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肺結核病發病率仍較高,肺結節中肺結核患者比例肺部結節中肺結核和肺癌往往難以鑒別,如何早期、準確的鑒別肺結節中的肺癌和肺結核,治愈早期肺結核,避免肺結核不必要的手術,針對早期肺癌予以治療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CT檢查在檢測在鑒別肺結節中肺癌與肺結核早期鑒別診斷的價值。
關鍵詞:肺癌;肺結核;鑒別診斷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肺結節肺結核患者和肺癌患者各25例,肺癌患者為觀察組,肺結核患者為對照組。排除其他肺部組織病變等因素干擾。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43.2±6.7)歲,觀察組男19例、女6例,年齡26~76歲,平均年齡(45.7±5.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螺旋CT對兩組患者進行掃描檢查,患者取仰臥位,掃描層厚度設置10mm,螺距設置1.0,電壓電流分別數120kV、50mA,層間距10mm。掃描完成后由兩名專業影像學醫師分析判斷掃描結果,針對存在差異的判斷結果再選擇醫生判斷。
1.3診斷標準
肺結核診斷:痰結核桿菌涂片或者痰結核桿菌培養陽性;支氣管或者肺組織病理學診斷為結核;按照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8年制定的肺結核診斷標準診斷為菌陰肺結核。肺癌診斷:依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結果、腫瘤指標等綜合判斷,最后依據細胞學或病理組織學明確診斷。
2結果
兩組患者CT征象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分葉、壁結節、厚壁空洞、胸膜凹陷、毛刺等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情況見表。
3討論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我國是肺結核高發病率國家之一,每年超過100萬人患病。肺癌是呼吸系統的常見惡性腫瘤,在引起人類死亡的惡性腫瘤中排第一位。肺結核患者由于免疫異常、長期慢性炎癥刺激、致癌物質潴留及纖維瘢痕組織異常增殖等原因,使得肺結核患者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明顯增高。研究報道肺結核患者的肺癌患病率是非肺結核者的11倍,但由于二者在臨床表現、影像學特征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給臨床診療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臨床上,肺癌與肺結核是2種發病機制完全不同的疾病。一方面,有部分學者認為肺結核可促進肺癌的發生發展;另一方面,研究認為肺癌和肺結核相互拮抗。隨著近年來肺癌合并肺結核發病率的明顯升高,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更加受到重視。數據顯示,肺癌并發活動性肺結核的發生率為15%。肺癌和肺結核均為免疫功能低下及消耗性疾病,其發生發展可相互促進。首先,肺癌細胞破壞肺纖維組織,使原本靜止的結核灶重新活動復發即復燃;從免疫學方面來看,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因子,放化療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從而增加結核病感染的幾率。肺癌和肺結核均可引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下降,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細胞免疫過程,機體對結核菌的殺傷力及對腫瘤細胞免疫監視功能下降,導致肺結核及肺癌的發生機會相應升高。
診斷技術在迅速發展,然而仍然缺乏一種能夠準確鑒別肺結節中肺結核和肺癌的診斷措施。雖然結核是一種可治愈的疾病,因此沒有人應該死亡,但它是全世界每分鐘殺死三個人的大流行疾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年全球結核病報告,結核病是全球第9大死因,并且排在艾滋病之上。近年來,耐多藥結核病的增多對結核病治療又增加了難度。在肺結核高發地區,肺癌和肺結核的鑒別舉足輕重,有效的鑒別直接決定著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不會導致肺結核更多常規探查性手術可能導致圍手術期發病率和死亡率過高,以及財政資源有限的醫療保健系統的不必要成本,也不會延誤肺癌的早期治療。目前CT是當今被公認檢測肺結節的影像學方法,受不同CT機型和讀片醫師經驗的影響,對肺結節的判斷可能不同,讀片醫師的報告可能會影響臨床醫師對肺結節的判斷,從而影響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案。肺結核高發地區中良性肺結節中肺結核占比相對較高,準確鑒別肺結節中的結核能夠使得無癥狀肺結核得到早期治療和減少不必要的手術,減輕肺結核的嚴重程度和并發癥。
當前臨床上使用X線進行肺結核和肺癌的診斷,因為兩種疾病的病變性質存在一定差異,雖然能夠鑒別一部分患者,但是仍存在有一部分患者不具備典型X線征象,誤診和漏診發生率高,因此,必須要尋找更為準確和有效的鑒別方式。CT應用在肺部疾病診斷中具備有以下幾個方面優勢:第一,CT密度分辨率高,能夠直接顯示一些X線無法顯示的器官和病變;第二,CT能夠將病變組織和解剖關系清晰顯示出來,尤其在微小病灶方面檢出率高;第三,CT檢查快捷、方便、安全,能夠為患者獲取更多的救治時機;第四,CT圖像可進行處理和轉換,通過調整獲取最佳角度;第五,利用CT增強掃描,圖像清晰度高,能夠使疾病診斷準確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王二君,林濤,張培培等.肺部不同病理基礎空洞及肺結節內透亮影的CT表現及鑒別診斷[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1):34-37.
[2]李成海,邱萬成,周新華,等.71例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的CT表現特征及臨床病理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7,39(6):576-580.
[3]蘇國鈿,陳澤勉,蔡沁宇.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表現與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7,15(5):585-587.
[4]鄭葦青,高玉堂,汪鐘賢,等.肺癌與肺結核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8,2(11):135-138.
[5]張麗,謝文衛,于婷,等.肺癌輔助診斷中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的價值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7):927-929.
[6]許建林,梁曉燕,南永剛,等.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對中老年肺結核合并肺癌的診斷價值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4):1569-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