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碧芳
目前我國已經實施了教育改革,在該種環境下,教學模式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將重點研究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方式,促進整個課堂的高效開展。小組合作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學生通過相互溝通交流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我國新課標中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制定了相應的標準,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讓學生通過模仿和死記硬背的方式展開學習,而是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問題,并實現自身素質的綜合提升。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制定針對性的學習任務,進而完成知識學習。
一、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本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數字、圖形和單位轉換等知識進行初步認識,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相互結合。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能夠提升最終的教學質量,目前在我國實際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整個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教師可以在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將問題設置與實際生活相互結合,提高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另外,在小學階段,由于多數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分享意識,因此多數以自我為中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協作能力進行有效培養。讓學生通過自主溝通的形式,了解自己和同學。
二、
(一)明確小組學習任務
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有效性和規范性,需要在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了解自己需要在小組合作中完成的問題,并積極參與到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另外,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任務中,則需要為學生進行任務分解,使學生充分了解各項任務之后,再開展學習。這種方式能夠提升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分類整理”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現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工具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每個學生負責一個標準的分類,明確每位學生的分類任務。每組學生在完成分類之后,將本組的分類結果整理成表格。學生在完成以上任務的過程,就是對物體實現分類整理的過程,通過明確小組學習任務的方式,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際任務完成中,保證最終小組學習的開展效果。
(二)科學制定小組合作問題
教師在制定小組合作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先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學習問題,充分激發出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探索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問題研究中。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出自己在生活中喜歡的物體,并判斷該物體的形狀。根據劃分好的小組相互討論小組成員帶來的物體形狀,讓學生對各種物體進行深入認識。這種方式能夠提升整個課堂討論的靈活性,并且由學生作為主導。通過反復的討論練習,不斷加深對圖像的認識程度,進而掌握各種圖像的名稱,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各種圖形進行討論和深入研究,完成整個教學內容。
(三)提升小組總結工作質量
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總結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和教師認識到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確定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評價總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評價總結需要采用客觀和多角度的原則,保證最終評價總結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別。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幫助同學找出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優缺點,然后再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在完成自我評價以及相互評價之后,教師在對以上整個合作開展過程展開總結,進而建立一個完整科學的評價體系,保證最終小組評價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這種評價方式與傳統評價相比,能夠提升最終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將評價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且為今后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發展提供改正方向和條件,使其能夠向著高效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提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質量的目的。
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看出,對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能夠對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展開有效培養,本文從小組學習任務的制定、小組合作問題制定以及小組合作工作總結等方面展開分析。從各個方面對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展開優化,最終達到促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良好發展的目的。
[1]肖述猛.探討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74-175.
[2]陳希文.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構建與開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