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華
“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學的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尤其針對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教師應當確保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從而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庫。在此過程中,可結合職業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出發,探討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
21世紀,科技即為生產力,而信息化建設作為科技技術應用的平臺之一,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也能更好的打開學生視野。與此同時,時代的發展也為信息化教學的實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等社交工具皆為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提供了有效渠道。而目前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個性化建設的缺失極大程度的阻礙了專業教學的進展,而通過信息化教學可有效彌補專業教學中的不足,全面提升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質量。
分析目前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可知,其在教學方式及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上仍存有不足。一方面,在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上,其教學形式仍采取大班教學,不利于人才的針對性培養。另一方面,在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上,如一味局限于教學課本,則難以滿足教學任務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生存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面對全面教學改革的社會現狀,在教學模式上,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而計算機類專業對于操作能力及邏輯能力要求極高,被動性教學效果不佳,難以實現新時代的教學。
信息化教學秉持著與時俱進的教學觀點,充分結合時代優勢,將信息化工具引入課堂,從而為教師提供一個全新的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高效率、個性化、靈活性較高的特點。一方面,信息化教學可引入網絡課程拓展教學資源庫,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素材。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學可結合信息平臺提升教學互動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在信息平臺上,學生可在網絡屏障的保護下更加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有利于教學反饋機制的建立。
3.1有利于計算機類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信息化教學可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收集相關資源,例如當下許多計算機專業人才都建立自己的公眾號及微博號,在相關信息平臺上發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師及老師可通過關注專業人才的公眾號或者是微博獲取專業信息。與此同時,教師與學生也可根據自身需求在信息平臺上進行檢索,從而針對性的提高自己,可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庫。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應用可極大的提升教學效率,而學生也能通過教學資源庫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校方通過建立官方信息平臺,并購買教學資源的閱覽權限,學生可用校方所分配的賬號登陸平臺獲取信息。
3.2有利于計算機類專業獲取實時信息
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在于信息傳遞的快速性,學生可通過信息平臺了解專業對口的職業信息,從而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如在部分院校中,其信息平臺中包含人才聘用的接口,學生可點擊鏈接進入網頁了解社會實時信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此前提上,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針對目前學生學習缺乏方向的現狀,信息化教學可為學生提供與社會接軌的實時信息,有利于現代化教學課堂的構建。基于此,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實時關注信息平臺的瀏覽熱點,完善教學平臺,保持教學信息平臺的活力。
3.3有利于師資力量的建設
結合職業學校教學現狀可知,師資力量建設同樣是計算機類專業教學面臨的難點。如在計算機類專業中指針變量的教學,教師需要注重講學數組與指針的應用。但學生在自主課外上機操作時缺乏對其的深入理解從而難以應用相關知識。基于此,信息化教學為師生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在此平臺上,教師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彌補了大班教學的不足。與此同時,現代化教學也亟需教師做成相應的調整,在教學思路、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上尋求創新。如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將計算機專業教學從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轉向實踐教學。學生專業技能與師資力量建設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而信息化教學則是兩者的溝通紐帶,同時也是溝通的強有力的工具。
3.4動態管理課堂教學
信息化教學的另一優勢便是其靈活性能,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通過不同的溝通平臺進行師生交流的同時,也可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作為數據核心,在系統核心,其具備相應的管理平臺,可結合相關信息進行數據分析,不僅是對學生的分析,同樣也是對時代的分析。在此過程中,通過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可系統性的分配相關工作,實時將專業發展動態反應給學生與教師。與此同時,系統也將對教學資源質量進行定時評定,避免教師人員忽視資源庫的建設,從而可推動信息化教學面向高質量、高效率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對于職業學校計算機類專業來說至關重要。在此過程中,廣大教師需自發性的進行自我提升,從而為教學信息平臺的建設提供高質量的教學素材,保持信息化教學的活力。與此同時,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時刻把握社會動向,將計算機類專業教學與職業發展相聯結,保持實踐與理論并重,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1]季麗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設對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影響[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