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麗
前幾天,走在學校的走廊里,遇上一個婆婆級的家長,大概是來接她讀一年級或幼兒園的孫子的,她毫無惡意地用標準的內江方言說道:“肖老師,你這么斯斯文文的,學生怕不會怕你喲”。(在老一輩的農村家長心目中,認為老師就要有讓人看一眼就畏懼三分的氣勢,這個話,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剛剛從一個師范畢業生走上講臺時,就聽很多人在我面前說過,殊不知,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我淡淡的笑著說:“學生怕我干啥,怕我還有心思來學習呀?”我知道她說的“怕“是指學生不接受我的管教。她怎么知道,我的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早上的早讀課,老師不用親自管理,學生干部就能帶領全班學生自覺早讀,或齊讀課文,或獨自背誦,教師里總是書聲瑯瑯,就是極個別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不會在里面調皮搗蛋,他會像“南郭先生一樣”在別人的書聲里呀呀跟讀;每天的一大掃兩保持,我班上的學生也特別自覺,每天該哪組打掃教室,哪組打掃公地,不需要老師操一點心,早早地就已打掃的干干凈凈,隔幾周才會輪上一次的做廁所衛生,只需要老師提醒一句:“這周該我班打掃廁所了”。一放學,提桶的,拿拖帚的,有說有笑地走向目的地;學校的集會,我班的學生精神風貌也是最好的,隊列整齊,嚴肅認真;各科任課老師都感覺上這個班的課紀律比較好??傊?,現在,我當這個班的班主任感覺極輕松。是不是這個班的50多個學生天生就這么乖呢,非也。我和他們也是經過了多少回合的斗智斗勇,精心布局,千錘百煉,才有了今天的班風班貌。
作為班主任,大多擔任了本班的學科教學工作,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是班主任讓學生信服的最好途徑,我作為語文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比較多,學科特點是故事性比較強,饒有趣味,學生感興趣,對這門學科比較喜歡,結合課文開展思想教育有說服力,?學生出現問題,說服教育比較容易,但是前提條件是學生要喜歡這門學科,才會“信其道,親其師”,可這是一門知識內容多的學科,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程度,要學好,要好學,就涉及到要做作業,作業的量也考驗著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喜歡程度,如果學生很難達到老師的要求,就會有挫敗感,對這門學科畏懼,進而不喜歡該學科老師,當然班主任也不好當了,“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呀!因此我布置作業時盡量從學生角度考慮,從量上減輕負擔,偶爾需要加量,都要征求學生意見,學生感覺多了,就商量著怎樣辦,這樣學生的作業就會有質量,特別是到了中高年段,如果重復性作業太多,學生的書寫會很潦草,心里上產生厭惡感,進而厭學這門學科。我從此處把脈,摸到了學生的要穴,學生對我的話幾乎言聽計從,班務工作自不在話下,到了六年級班級凝聚力仍十分強大,毫無有些高段班級的散亂現象。
一個班級中總會有那么幾個后進生,他們人數不多,對班級的影響可不小,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把這幾個后進生轉化好了,班主任工作可能就輕松了一半。那么怎樣才能有效轉化他們呢?他們或學習跟不上,或行為有偏差,我認為大部分后進生都是因為成績跟不上而產生的自棄,從而導致有些行為偏差,這不?我班的方宗義同學就屬這種學生,在沒合班以前我就知道他的大名——成績差,不做作業,欺負同學,是班上的小霸王,當時他的老師拿他頭疼得很,合班后,他成了我的學生,我悄悄地觀察他,發現他不是先天愚笨型,發現他是一個愛搞笑的孩子,說話天馬行空,表情豐富,喜歡擠眉弄眼逗弄同學,我告訴自己要有耐心和寬容心,不要心急,不要求全責備,而要慢慢的改變他,所以,上每一節語文課,當看到他開小差時,我就走到她跟前,不動聲色的看看他,看得他不好意思;當他的課本沒翻到要求的那一頁,我就不聲不響地一邊幫助他翻好一邊若無其事地講自己的課;當提問到簡單的問題時,把機會給他,讓他回答,給他表現的機會;當他的作業做不出時 ,主動到他身旁去耐心地教他;他交上的作業盡量給出好的評價,…….經過半個學期的默默關注,他的單元考試有進步了,得了70多分,他也看到了他的點滴進步,有了一些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成績上來了,他對自己的言行也更注意了,同學打他小報告的也少了,不知不覺他不是問題學生了。
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追求成功的努力,消除心理障礙,從根本上來說要讓后進生正確認識自我,讓他們有機會表現自我,在課堂上特別重視后進生的參與意識,把簡單的問題讓給他們做,先給他們一個親切的表情,說一句鼓勵的的話,不要有錯就馬上糾正或打斷他們,當他們有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地喜悅,成功的喜悅可以進一步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提高學習質量,學習質量的提高,學習興趣的增加又反過來促進激發學生的自信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從而融于班集體。
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尤其是老師對后進生的態度最容易抓狂、急躁。我班另一個學生,李增龍,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一歲多就做了手術,麻藥導致他智力比同齡孩子差一些,記得一年級學拼音時他口齒不清,拼讀困難,盡管他讀的得一點也不好,可我還是經常用夸張的語氣對他說:“老師好喜歡你!”他回家興奮地告訴她媽媽:“老師喜歡我”!漸漸地他的拼音學得一點不比同齡人差,識字能力也比較強,朗讀課文十分流暢,雖然到了高段,學習內容更難后,他學習稍吃力了些,但能感受得到他是積極向上的,是努力的,是沒有自卑感的。我很欣慰這樣一個孩子的語文知識應付生活應該沒問題。學生看到我對這個孩子的態度對我的評價是“肖老師最善良了”。
也許正是這種善良,讓我面生善相,顯得斯文孱弱,吾不以為憂,而以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