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十余年,深知地理在文綜的地位,也理解考生在復習備考和多次模擬中的不易。雖經驗不足,在參考了很多專家的文獻和自己總結的經驗,現將文字材料呈現如下:
一、綜合題解答的一般規律 (一)認真審題 (1)審題的層次性 地理綜合題常以地圖的形式呈現,必須先把地圖讀懂才能根據問題所涉及的知識或技能要點去組織答案,所以審題要注重層次性。 第一層次:確定地理位置。①根據經緯度位置或海陸位置準確定位;②根據其他地理事物的特征推測,如山脈、河流、湖泊、交通線、城市、礦產地等。 第二層次:觀察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屬于哪方面的內容。在確定所屬知識的基礎上,從頭腦中把其提取出來思考答題。 (2)審題的準確性 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審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細節,特別是對試題提供的所有信息進行細致的綜合的分析,這樣才能不失分或少失分。 (二)精準組織答案 (1)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實現“實踐”——問題與“理論”——基礎知識的對接,分析解決該問題所應用的地理原理,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2)答案的邏輯性就是將已知條件和所問問題,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組成一條“知識鏈”,各知識點環環緊扣;“知識鏈”的起點是情景中的已知條件,終點是指向問題。 (3)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在答題時,思路要開闊,思維要流暢、靈活,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確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三)規范準確的表述 (1)語言精練專業專業就是要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精煉就是不說廢話,不離題。避免語言過于生活化或者不簡潔。 (2)書寫規范一是要做到邏輯嚴密、順暢;二是要條理清晰,層序分明。
二、簡答型綜合題的答題策略 (一)準確審題,充分獲取有用信息 正確解題的第一步就是要準確地審題,包括給出的文字材料、各種類型的地理圖表等。要盡可能挖掘一切對解題有用的信息,然后利用這些信息創設解題情境。 (1)對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話、每個數字、符號,因為這些都會是解答問題所必備的條件,忽略了某點就可能答非所問或答不全。尤其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2)對于各種地理數據統計圖表,要首先熟悉圖表的結構特征,了解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還要研究該地理要素變化的趨勢。比如地理坐標圖,要弄清楚橫坐標表示的是什么;到底有一個或兩個縱坐標,各表示什么。
(3)在地圖上,給出的經度、緯度、山脈走向、山脈的高度、河流、行政區界線、鐵路線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能夠建立起相應的空間概念,進而與區域地理知識聯系起來,也就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地理圖表的試題,要結合文字敘述分析閱讀地理圖表,準確獲取有效解題信息。 (二)將地理知識與試題要求“對接” 準確審題后,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試題。 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多維度地理思維,綜合分析解答問題。運用頭腦中已經建立的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即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系、影響等知識。有時由于題目條件隱蔽,層層設障,并且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在此基礎上要理清頭緒,全面考慮,綜合分析,并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三)注重答案文字的錘煉、組織 有很多考生既充分地獲取了解題的有用信息,也成功地使自己擁有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與試題進行了“對接”,但得分情況仍然不夠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多是由于缺少科學、邏輯、全面地答案表述。在表述時,顛三倒四,詞不達意,乃至丟分。
三、地理計算綜合題的復習答題策略 ? 從解題的思維過程看,可分為二種類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運用教材中相關地理概念、規律和原理加以計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計算公式來計算。
(1)歸納整理教材中的相關地理計算原理。在現行中學地理教材中,相關地理計算的規律、原理還是較多的,教師和學生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應歸納整理相關的地理計算原理,搞清各種計算方法。例如:①比例尺的計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相互換算、經緯網圖中實際距離的計算等;②等高線地形圖中的高度計算,包括陡崖的相對高度計算、水庫大壩高度計算等;③溫度計算,包括利用氣溫遞減率計算某一高度的氣溫、利用地溫遞增率計算某一深度的地溫等;④時間的相關計算,包括地方時、時區、區時計算和逆向的根據時間推算經度,兩天不同日期范圍計算等;⑤晝夜長短的相關計算;包括晝長與日出、日落時間的相互換算、光照圖中的晝長計算、極晝極夜的緯度推算等;⑥正午太陽高度的相關計算,包括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建筑物合理間距的計算、根據正午太陽高度推算緯度等。 (2)強化材料信息的處理能力。從各類資料中認定和提取地理信息,并對其做出判斷和思考,是目前高考地理的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近年的高考地理計算綜合題充分反映了這一能力要求趨向,或以文字材料、或以圖像材料、或以表格材料展現地理信息,要求考生從中提取有效的解題信息,再根據相關的地理計算規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計算,得出正確的結論。
作者簡介:
楊德寶;族別:漢族;性別:男;學校名稱: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