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速類游戲的經典作品并不算特別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極品飛車》,《超級房車賽》應該也有相當不錯的知名度,這款源自1998年的公路競速大作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而且它的畫面目視效果也一貫是較為出眾,最新的《超級房車賽2019》已于前段時間正式發布,那么我們現有的游戲本系統能否流暢開飆呢?一起測試看看吧。
《超級房車賽》系列沒有走向模擬駕駛的風格,本身這種競速類游戲就更適合加強娛樂性而非真實性,這款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76輛不同風格的賽車奔馳在根據真實城市和賽道建模的道路上,進行快節奏的飆車競賽,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這算是一款比較容易上癮的競速類游戲。
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一款特別親民的游戲,首先它基于升級版EGO引擎打造,只支持DirectX 12 API,而且存儲空間要求達到了100GB之高,所以沒錯,這是一款硬件要求相當高的游戲,來看官方推薦配置:
處理器:Core i5 8600K 、銳龍5 2600X
內存:16GB
顯卡:GTX 1080、RX 590
硬盤:100GB
DirectX版本:12
這意味著它只支持Windows 10 64位操作系統,有一段年份的游戲本可以繞道了。《超級房車賽2019》的游戲視覺效果基本上是目前競速類游戲的頂級水準,甚至有時候都可以說它在賽道和風光設計上有些過頭了。較大的游戲文件意味著需要更大容量的SSD才能容納并保證足夠快的讀取速度,而在游戲操控方式上,因為這是一款同步主機發售的游戲,所以選擇手柄,甚至方向盤套裝才能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

作為一款文件體積龐大的游戲,《超級房車賽2019》的特效設置必然不會太簡單,單單是圖形高級設置就足足有十來個項目可調整,比如光照效果、抗鋸齒、材質品質、陰影品質、煙霧效果、車身反光、鏡面效果等等,建議大家直接選擇高特效,足以應對大多數情況下的游戲需求,畢竟這款游戲的畫面大多是轉瞬即逝,不會留給大家很多欣賞美景的反應空間。
而在幀速上雖然內置了限制器,但可以取消掉,根據我們的游戲體驗來看,《超級房車賽2019》需要60fps及以上的幀速才能實現完全流暢,這是因為它的幀速波動其實還算有點明顯,低于60fps太多就或導致畫面出現明顯的卡頓,要知道競速游戲的操作也都要求相當細致,一個0.2秒的卡頓就足以導致過彎失敗了……


賽道真實感強是《超級房車賽》的一大特點

特效調整細節較為繁復
測試結果顯示得明明白白,RTX 2060就能在2K分辨率最高特效下實現接近60fps的平均幀速,RTX 2070更是達到完全流暢的基準,這意味著萬元級游戲本在面對《超級房車賽2019》時就相當游刃有余了,如果想要完全發揮高刷新率顯示器的優勢,還能通過降低分辨率和特效的方式來實現破100fps的幀速,而且此時的游戲視覺效果也并不會差,但綜合體驗更加舒適,建議大家都自己嘗試一下。
《超級房車賽2019》的筆記本獨顯性能曲線比較有意思,在RTX獨顯上比較平穩,但過渡到GTX級之后就變得快速下降,GTX 1660Ti還算勉強能在2K最高特效下玩一玩,GTX 1060就直接崩掉了,全高清分辨率最高特效GTX 1060也是直接掉到了無法暢玩的邊緣,因此如果想在全高清下達到最高視覺效果,GTX 1660Ti是最佳選擇。但如果可以接受畫質下調,那么GTX 1650和GTX 1060都能在中/低特效實現完全流暢,“又不是不能玩”!
對于四五千元級的游戲本來說,GTX 1050可能是第一選擇,但顯然這款顯卡無法玩轉《超級房車賽2019》,即便是全高清中等特效也只能到40fps,再降低特效也無法引發質變,唯一的方法就是調低分辨率,但這對游戲體驗的負面影響相當大,因此我們不推薦使用入門級獨顯本來玩《超級房車賽2019》,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獨顯輕薄本。■

很多讀者朋友在選購筆記本時都會特別強調一點:SSD必須是NVMe總線的。從理論上來看,NVMe比SATA固態單線程隊列深度一的4K讀寫性能高1倍以上,多線程或者更深隊列的4K讀寫性能高3~4倍,連續讀寫性能高5~6倍,應該是有很明顯的優勢,但當實際拿到手使用一段時間后卻會發現,似乎我的電腦并沒有比普通SATA SSD快很多,所以問題來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NVMe SSD究竟有多大的優勢呢?
注意,我們這里說的是日常使用,比如Office、瀏覽器、社交軟件等等,往往最能感受到速度差距的就是程序啟動,而啟動程序一般有如下幾個步驟:硬盤加載程序文件、調用程序運行庫、加載固定數據、調用系統函數、與服務器通信、播放登錄界面……
假設一個日常軟件,完全啟動它所需讀/寫數據為30/20MB、讀/寫IO為3000/800,而SATA總線SSD的連續讀/寫為480/450 MB/s,4K單線程讀/寫IO為7500/10500,不難算出單看硬盤加載數據,總體花費時間不過0.58秒,如果換成連續讀/寫為3000/2000 MB/s,4K單線程讀寫I/O為12000/30000的NVMe總線SSD,加載時間可以提升到0.3秒。
說實話,相同測試條件下,0.3秒的加載時間差恐怕很多人壓根感受不出來,當然,數據量增大后這個時間差也會增大,但加載硬盤數據只是啟動應用程序的一部分,算上連接服務器、播放界面等等,這些環節往往需要明顯更長的時間,所以整個啟動過程的差距就更不明顯了。但如果換成HDD,硬盤讀寫可能就需要8秒以上,能夠直觀感受到差別,所以從HDD升級到SSD是很有必要的。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筆記本應用僅僅是小數據讀寫的日常應用程序,SATA總線已經基本夠用。但如果是需要使用大數據量工程文件的設計師,或有類似專業大型軟件使用需求的話,NVMe的必要性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