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
圖示為某日20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及16~24時北京空氣質量指數變化。據此完成1~2題。
1.該日20時,有關圖中各地的表述錯誤的是
A.北京大風揚沙,空氣污染加重
B.Q地位于暖鋒鋒前,出現降水
C.低壓天氣系統中,Q強度最強
D.東海海域天氣晴朗,風平浪靜
2.此時,遠在我國西南P地的天氣狀況為
A.晴 B.陰,西北風
C.陰,東南風 D.晴,東北風
南極冰蓋表面的劇烈輻射冷卻使得近地層空氣密度增大,海拔較高處近地層空氣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氣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運動,形成下降風,其風力大,破壞性強。讀南極大陸等高線分布圖,完成3~4題。
3.在我國四個南極科考站中,中山站下降風最為典型的原因是
A.受極地東風影響大
B.位于海灣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大風影響
C.海拔低,與大陸最高處海拔差大
D.等高線密集,坡度大,風力大
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中合理的是
A.圖中下降風典型地區的風向以偏南風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風的強度較小
C.下降風風力的大小與坡度陡緩無關
D.出現下降風時,近地面大氣中不會出現逆溫現象
在天氣晴朗時,珠峰頂常飄著形似旗幟的乳白色煙云,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由對流性積云形成,其水平方向飄動主要受高空西風的影響,垂直方向飄動主要受上升氣流的影響。登山運動員可根據其飄動的位置和高度,來推斷峰頂風力的大小。結合珠峰旗云成因示意圖和景觀圖完成5~7題。
5.關于峰頂附近空氣對流運動的表述,錯誤的是
A.其熱源為封頂附近的碎石面
B.其水汽來源為高空西風
C.其對流運動的上升氣流類似谷風
D.上升氣流帶來豐富的水汽
6.關于上圖中高空西風的表述,正確的是
A.屬于中緯西風 B.非常干燥
C.源于赤道北上氣流 D.由上升氣流形成
7.從珠峰旗云的狀態不僅可以知道當天的天氣,還可以預測未來1-2天內珠峰地區的天氣狀況。當旗云形狀紊亂,且有絲狀云(如上右圖)出現時,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西風風力較大,不宜登山
B.對流旺盛,易形成大雪天氣,不宜登山
C.對流弱,天氣晴朗,適宜登山
D.西風風力較小,適宜登山
人類工程建設一般要充分考慮當地自然環境特征。在青藏鐵路路基建設中,采用了自動溫控通風管技術。通風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體、道渣和通風管構成。其工作原理是:冷空氣密度較大,在自重和風的作用下將管中的熱空氣帶出,并不斷將周圍土體中的熱量帶走,同時也可以自動關閉入口阻隔熱空氣進入。通風管兩端擋板在氣溫高于0℃時關閉,低于0℃時打開。該地一年中日平均氣溫的變化范圍為-14℃~8℃。負溫期(日平均氣溫小于0℃的時期)約5~6個月。下圖為通風管路基示意圖,據此完成8~9題。
8.用自動溫控通風管技術修建鐵路,除青藏高原外還適用于
A.東非高原 B.西伯利亞地區
C.德干高原 D.巴西高原
9.下列關于通風管擋板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正溫期一直處于關閉狀態
B.通風管通風的主要季節是冬季
C.夏季多關閉,阻隔熱空氣進入
D.夜晚多打開,儲冷、降溫
10.(2018·全國卷Ⅱ)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2分)
龍卷風是大氣中強烈的渦旋現象,濕熱氣團強烈抬升,產生了攜帶正電荷的云團,一旦正電荷在云團局部大量積聚,吸引攜帶負電荷的地面大氣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圍的超強低氣壓,帶動匯聚的氣流高速旋轉,形成龍卷風。下圖示意美國本土龍卷風發生頻次的分布。在美國龍卷風多發區,活躍著“追風人”,他們尋找、追逐、拍攝龍卷風,為人們提供龍卷風的相關信息。
(1)讀上圖,指出龍卷風多發區濕熱氣團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氣流發生旋轉的原因。(8分)
(2)分析美國中部平原在龍卷風形成過程中的作用。(6分)
(3)解釋美國中部平原龍卷風春季高發的原因。(4分)
(4)說明龍卷風被人們高度關注的理由。(4分)
1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上圖表示我國新疆某地區地形狀況及風向頻率,甲地有大片的綠洲,每年大風日數約160天左右,年平均風速達到6.2米/秒,是我國最早進行風能開發的區域。新鮮葡萄直接在太陽光下暴曬,制成的葡萄干會發酸。乙地夏季利用蔭房(如下圖)晾制的葡萄干享譽世界。蔭房是指狀如碉樓的土坯建筑,四壁鏤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內設置掛架,以掛晾葡萄。
(1)結合熱力環流的原理,推測甲乙之間夏季盛行的風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從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風的主要原因。(4分)
(3)評價甲地發展風力發電的條件。(10分)
(4)從當地氣候條件的角度,說明乙地夏季利用蔭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