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亮
摘 要:愛是教育的永恒話題,我認為有溫度的教育應該是老百姓所說的“有人情味的教育”“心存感恩的教育”“把每一個學生看成自己孩子的教育”。有溫度的教育是眼里有人、心中有愛的教育。學校和老師應該順應孩子天性、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最大限度地成全每個生命。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看成成長的生命,悉心呵護,教育才有溫度。正如中國近代教育家夏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關鍵詞:溫度;教育;愛心
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是義務教育的雙差生(道德品質差、學習成績差),他們的“差”是有因可尋的,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差生都有一個不堪回首的過去。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差生的轉變都需要老師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過往的情況,了解學生生活的家庭,走訪初中甚至小學老師,以及和他比較要好的同學等,查找學生成績差的原因,這是很辛苦很繁瑣的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和愛心。當然耐心也源于愛心,沒有愛心也就沒有耐心。比如王洪剛入我班時表現很好,當時學生掃地不積極,有時無人掃地,老師在班里講了之后,其他同學無動于衷,他主動掃地,還主動幫助同學,同學們選他為班長,但軍訓一結束它的陋習很快就表現出來了,如抽煙、早上不愿起床、遲到甚至曠課,還違反學校規定叫外賣等。通過和他以及他父親溝通得知,他現在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里是鐵棍山藥種植、加工和買賣一條龍服務的大商戶。他不良習慣的養成是由于七歲時父母離異,他和父親一起生活,并且父親很快組建了新的家庭,親生母親在背后挑事,讓他和父親、繼母不和鬧事。這導致他對后母存在偏見,總認為后母對其不好,尤其是又有了一個弟弟和妹妹之后,對后母和父親的積怨與日俱增,無心學習,時常逃課和社會上的地痞混在一起,沾染了很多壞毛病。盡管父親為他操碎了心,小學和初中為其上學換了十幾個學校,其中在一個比較好的學校,父親為了能讓他留下來當面給校長跪了下來,可他就是不領情,解不開心里的疙瘩,不愿好好學習,最終還是初中未上滿退學,在家里的店里干活,后又到到社會上打工(到賣電動車的店里當學徒)等等。由于暑期中職學校下鄉宣傳招生,他父親說再給他最后一次上學機會,讓他來到職業學校上學。了解情況以后,我多次有針對性地和他進行溝通教育,指出作為子女,我們無法選擇生在什么樣的家庭、父母的相貌、性格、貧富,以及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情感,父母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伴侶的權利,子女不能自私地為了自己而讓父親或母親選擇忍氣吞聲地生活。只要父母離婚后給孩子安排好了生活(衣食無憂,提供上學機會),經常去看望子女,處處關心子女的生活學習生活。孩子應該設法理解父母,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不要受父母之間恩怨的影響,最起碼不應該心存怨恨,而應該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談起他和繼母的關系,我讓他好好想一想這些年繼母對他的態度和衣食的供應,我就把他和他的繼母的一件件事進行客觀分析,最終得出繼母待他是非常好的,某些方面甚至好于對弟弟和妹妹。經過三個月的多次溝通,他的心結終于解開了,怨恨消泯了,玩世不恭的想法打消了。他在家里也不再和父母針對性地鬧矛盾了,他在學校也能把心靜下來學習專業知識,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在班里各方面表現逐漸好了起來。
老師關愛學生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無數個細節之中,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理解善待每一個學生。如張康在學校有抽煙、喝酒、遲到、曠課等多種不良習慣,經過深入了解,發現他是上初中后和一群差生混在一起,加上父親在外地開車,母親早出晚歸上班,管教不力,初二就輟學到蘇州一個生產電腦鍵盤的小廠打了半年工,每月掙3500元左右,回來后在社會上混了幾個月,父母心疼孩子小,讓孩子來職業學校長個子,對孩子沒有什么要求。我經常和他談心,觀察他的言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早上不及時起床,我連續喊他半個月,直到養成習慣。我也和他父母經常溝通孩子的教育。孩子學的是汽修專業,我讓其父親發揮其專長,在星期天學生回家時和孩子溝通老師教的專業知識,并對照專業課本布置任務。經過近兩個月的春風細雨般的耐心溝通教育,他感受到了我是在真心幫助他,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也愛學習專業知識了。
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吝嗇自己的愛,要關注學生的日常小事,把你的愛融入其中,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貼心關懷。給孩子有溫度的教育也需要我們摒棄功利之心,不放棄每個孩子,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構建多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滿足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需要和期望,給他們提供量體裁衣的教育,讓他們都能夠充分地施展自身所長,并最終使每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不同辨別能力的學生都能在有溫度的教育中茁壯成長,人人成才。
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真心關愛,常常能創造教育上的奇跡。愛就像陽光一樣,使萬物生長;愛就像春風一樣,使千花盛開,萬花爭艷。愛就是教育的陽光、教育的春風,是教育溫度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劉瑋.做真實而有溫度的教育[J].江蘇教育,2016(02):1.
[2]楊宏偉.立德樹人 做有溫度的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