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
《小王子》里說:“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泵總€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麗世界,就像萬花筒一樣絢麗多彩。我們的隨班就讀學生也是如此,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美,而資源教師的存在就是讓每一個隨班就讀學生的生命都更加精彩。每位資源教師選擇這個職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堅守下來的理由卻是相同的:愛心和耐心。
資源教師和普通教師有著很大的區別,不僅要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還要承受著來自學生家長的巨大壓力。其實體力上的壓力倒不算什么,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心理。當訓練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學生沒有明顯的進步,看見他們的爸爸媽媽低頭的無奈、焦慮和期待的表情,自責以及作為教師的責任心使得壓力倍增。原本就是特教專業畢業的我,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科學開展隨班就讀工作,抓住一切學習機會,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參加了北京市海淀區特教中心舉辦的各種專項培訓。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我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在一次次的嘗試和領導、專家們的鼓勵、幫助、引領下,我不斷成長,實現了從學生到普通教師再到資源教師的順利過渡。
小雨剛入學時,各方面能力和同齡孩子相比,差距很大。他不喜歡擁抱,與親人缺乏目光對視,父母離開時既沒有目光挽留也沒有任何動作反應,似乎沒有對父母的正常依戀,面部表情很單調。上課他總是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下課時同學和他交流,他也不理,總是機械地重復著某些動作。家長和學校溝通后,決定讓他在資源教室參加一對一的訓練。學校的隨班就讀教研組對小雨進行了前期調查,制定了訓練計劃。對小雨的訓練方案主要包括生活環境的改變、目光接觸訓練、指令聽從訓練、模仿能力訓練、表達能力訓練以及感覺統合訓練。
經過幾年的指導,小雨各項能力已經接近同齡兒童。在后續的觀察追蹤中,他能夠較好地融入班級的各項活動中,與其他學生友好相處。
隨班就讀學生的最終培養目標是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回歸到大眾之中。我們鼓勵并支持隨班就讀學生盡一切努力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使隨班就讀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磨煉意志,提升交往能力。另外,資源教師還要積極了解這些學生的興趣愛好,盡量創造機會,活躍他們的身心,發展他們的個性,堅定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幫助他們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還記得第一次見芃芃時,他已經是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了,媽媽陪著他坐在班級的角落中。我把他帶到資源教室,開始進行每周一次的訓練。一個學期過去了,芃芃知道自己叫什么,知道爸爸媽媽是誰,但是他看見我還是不會主動打招呼。一轉眼二年級開學了,有一天我在操場上看見媽媽帶著他在散步,他忽然跑過來,抱住我喊:“徐老師!徐老師!”聲音雖然不大,但是確實讓我非常驚喜,他會主動跟我打招呼了!雖然對于其他孩子來說,這是一件特別小的事,但是對于芃芃來說,這是他主動交往的第一步,是質的飛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只有腳踏實地的付出,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學生的進步,讓我快樂。學生行為問題減少了、會做算數了……看著學生一次次的進步,我由衷地快樂著,因為這是我努力工作的結果。我相信付出才會有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我付出了耐心、愛心、責任心,收獲的是學生們可喜的進步、家長舒心的笑顏。這一切讓我更有信心沿著特殊教育這條道路走下去。
在這幾年中,我陪伴著隨班就讀的學生一起成長,見證著他們每一天的變化。這些成長伴隨著汗水和淚水,每一次成長都是一種驚喜。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美,未來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圖強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