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亮
陳興榮告訴《家用電器》記者:“個護領域的發展還遠遠沒有跟上整體中國家電的發展步伐,須眉就是要先成為剃須刀之王,進而成為個護之王。”“打造中國個護的國貨品牌,這是我的一個情懷。”陳興榮說。
國貨情懷,市場機遇
成立于2017年2月的天津須眉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毛發、皮膚的清潔、護理需求,專注16-35歲的消費人群,為追求品質的用戶提供理容解決方案,力圖打造年輕人喜歡的個護品牌——從“須眉”這個品牌命名就足以體現出它的產品領域,很有特色且很容易讓消費者記住。
要進入剃須刀市場并不容易,陳興榮總結為三大門檻,一是專利和技術,二是人才,三是供應鏈。“別看小小一把剃須刀,企業沒有自己的專利布局是無法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的。松下、博朗、飛利浦等早已通過專利布局抬高了市場門檻。”陳興榮說,“這就是為什么近十年來國產品牌除了飛科入局并壯大,鮮有新品牌進入。”而在人才上,中國剃須刀行業也面臨國內土壤貧瘠的局面。“大企業都在國外,好的人才也都在國外,國內沒有大的品牌,自然也培養不出來優秀的人才。”第三就是供應鏈。馬達、刀網和刀頭,是剃須刀的三個核心部件,而這三個部件的主要廠商,都集中在國外。“日本第一的馬達企業占據了50-60%的市場。”這三道門檻讓中國個護市場鮮有品牌敢于殺入。但陳興榮認為,個護市場增速很快,現在的市場規模已達到300億元,健康理念的普及讓個護市場猶如占到了風口,就等著爆發,但剃須刀市場的競爭還很不充分。同時,中國家電已經擁有了一批響當當的民族品牌,中國個護也需要一批這樣的品牌。
情懷與機遇,讓陳興榮即使對困難了解的非常清楚,也毅然決定進入這個市場。
小米加持,順利入局
而要入局,須眉科技就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首先,陳興榮組建了包括CTO李鎮宇、研發總監李劍勇、劉偉明在內的創始人團隊。李鎮宇、李劍勇都與陳興榮一樣,在家電行業鉆研了20多年。
須眉科技早早開始自己的專利布局。目前負責須眉科技刀頭刀網及供應鏈管理的劉偉明在松下、奔騰分別工作過10年,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刀頭刀網專家,至少擁有10項專利。第三,就是供應鏈。“日本、德國甚至瑞士、以色列,都與我們有供應鏈匹配。”陳興榮說。
此外,陳興榮多次提到小米的加持。“小米是真正做產品的公司,擁有完善的做好產品的方法論。有的企業認為做產品做到70分就可以,小米則要求90、95分。”陳興榮說。2017年,須眉得到小米和順為的千萬元級別天使輪投資,緊接著在去年底獲得藍湖資本和真成投資的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彼時,須眉已是小米第78家生態鏈企業。
一“刀”走紅,單品過億
陳興榮要打造的第一款剃須刀至關重要。然而,剃須刀市場除了上述的三大難關外,往復式和旋轉式剃須刀各個價格段均已有相關產品,陳興榮要如何破局?通過品類梳理及大量、深度的消費者調研,陳興榮他們發現了剃須刀市場的一個縫隙:便攜式剃須刀。
剃須刀對男性消費者是剛需,幾乎每人必備一把。在這個重視顏值、社交廣泛的年代,有時候摸到下巴上的胡茬,就有一種不剃不快的感覺。但傳統的“第一把刀”無論是往復式、還是旋轉式,都只適合在盥洗室或起居室中使用。如果這時有一把便攜、續航超強的剃須刀作為“第二把刀”,將為辦公室、學生、白領等年輕群體的需求提供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一把刀不能走遍天下。”于是陳興榮瞄準了便攜剃須刀這個市場,但小米的高要求也為陳興榮他們設置了超高的生產門檻。超薄、便攜、續航、剃須能力、皮膚觸感等各方面的高指標要求都要囊括到。在核心功能上,技術難度主要有3個:一是刀頭刀網的匹配。刀頭與刀網太遠,刮不到胡須,太近則會磨破刀網;二是千人千面,金屬與人的皮膚接觸,每個人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三是采用鋁制作的機殼要求一體成型,“鋁很脆,我們的工藝足足有18道,很容易拉伸斷裂,良品率很低。”經過14個月的研發,甚至李鎮宇親自駐廠改進良品率,才終于獲得了這樣一把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里程碑式的產品”。
外觀:采用卡片式極簡設計,機身薄至13.2mm,重量約為100g,寬度相當于一張地鐵卡的大小。機身由上下金屬外殼包圍著,金屬外殼由機器沖壓制成,外殼四角弧度、兩個刀架由手工拋光和噴砂而成,難度極高。電源:采用USB-Type-C行業引進的通用接口,以每天剃須3分鐘計算,可連續使用30天。開關鍵特殊設計在上蓋內側,既美觀又可以防止誤操作。材質:上殼用陽極氧化技術加三道打磨做出高亮效果,下殼采用鋁陽極噴砂啞光工藝,打開上殼是鋅合金刀架、錫鈷合金鍍層刀網和優質的日本安來精鋼刀頭。
米家便攜剃須刀不負眾望,2017年雙十一上線10分鐘就賣出1.3萬臺,2018年全年銷量突破60萬臺,成為單品過億的爆款!
剃須之王,個護之王
順利的開局讓須眉科技接下來的路可以走的更快、更穩健了。須眉科技首次參展AWE2019,同時展示了米家剃須刀、渦輪式三葉剃須刀、按摩梳、兒童理發器、電吹風以及最新推出的聲波潔面儀、三刀頭剃須刀等多種產品,并分別向女性市場、母嬰市場和傳統剃須刀——即“第一把刀”市場進軍。每個品類上,須眉都秉持著小米的生產理念,用專利技術打造產品,用專業能力去解決消費者能力,用專心創造去征服消費者。
在剃須刀市場,最新推出的三刀頭剃須刀,采用帶面積柔性刀網,創新的設計了U型娥眉刀,采用日本進口鋼材,經過八道工藝加工而成,售價則僅有199元。還有電吹風市場,須眉從電吹風的本質出發,一是吹干頭皮,二是呵護頭發。在第一點上,須眉電吹風風速是15m/s,其他品牌是10m/s。“我很驕傲,這樣一款199元的產品僅僅比戴森的幾千元產品低1m/s。”在第二點,須眉擁有自己的解決方案:雙倍負離子。
記者也很好奇,為什么須眉的產品都是顏值很贊、性能不錯卻又價格不貴。陳興榮說:“我們秉持著小米的理念,競爭充分,價格厚道,感動人心,對待消費者要真誠。我們既沒有必要把稻草當成金條來賣,也不是一味低價。我們只是認為,與消費者就像交朋友,要真誠。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產品性能和價格一定要匹配。”
對于未來,陳興榮說:“我的目標是個護之王,而要成為個護之王,就一定要成為剃須刀之王,這是行業內公認的。大部分個護企業的主要銷售有70%都是來源于剃須刀。須眉已經邁過了第一道門檻,2019年我們的目標是翻番。”而最終,須眉是要“出海”的。陳興榮的目標是把產品行銷全球,讓中國個護品牌響遍全球。“這是情懷。”他再次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