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玉?朱小春
摘要:從內容方面來看,初中的數學教材與高中的數學教材存在較大梯度。對于初中的數學教材來說,其中內容十分淺顯,而且大多都包含配圖解釋,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容易。而且中考內容重點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然而對題目當中包含的數學思維并沒有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多數定理并沒有進行嚴格證明,只是用黑體字直接進行標識。但是高中的數學教材卻有著很大不同,增加了很多內容,而且內容的深度明顯有所增加,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進行理解、總結、分析以及掌握。數學教材存在這種銜接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期間遭遇很大困難。在中學數學科目的教學當中,多數知識點以及能力要求都存在教學銜接這一問題,這是學生學習之時常遇到的一個障礙,進而對高中數學整體課堂效果造成較大影響。對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加以探究,是所有數學教師亟待研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因式分解;二次函數;習慣培養
一.教材內容的銜接存在問題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其地位不容置疑,同學們在初中已經學過很多數學知識,這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現有初高中數學知識存在以下“脫節”:
1.立方和與差的公式初中已刪去不講,而高中的運算還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項且系數為“1”的分解,對系數不為“1”的涉及不多,而且對三次或高次多項式因式分解幾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許多化簡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二次根式中對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數、不等式常用的解題技巧。
4.初中教材對二次函數要求較低,學生處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數卻是高中貫穿始終的重要內容。配方、作簡圖、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斷單調區間、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閉區間上函數最值等等是高中數學必須掌握的基本題型與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與二次方程的聯系,根與系數的關系(韋達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類題目僅限于簡單常規運算和難度不大的應用題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與二次方程相互轉化被視為重要內容,高中教材卻未安排專門的講授。
6.教學方法的銜接存在問題
初中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反復進行強調以及練習。但是因為高中數學的內容有所增加,題目難度提升了很多,并且教學進度明顯變快,使得多數學生都很難對數學學習加以適應。除此之外,初中教師注重知識講解,讓學生對定理、公式、概念以及例題進行牢記。但是高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具體來龍去脈加以掌握之外,同時還需對各種有關知識加以大量補充,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懂得舉一反三。而這種教學高度針對很多高一新生來說都是無法達到的。
7.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
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學法,即模仿式的學習,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致使學生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初中學生學數學靠“練”,高中學生學數學靠“悟”。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初中函數教學與高中函數教學銜接的具體策略
1、了解學情,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措施
高中學生與初中學生相比,認識事物更加全面,他們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質疑探索。因此,在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讓學生完成值得深入思索的嘗試問題,并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和批判性。 與初中學生相比,高中學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獨立意識更強。從而在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通過嘗試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勸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
教師應重視定義以及概念構建,關注數學語言和符號教學。高中數學包含很多數學符號,高中生需要不斷對新的數學符號加以接受,其中有很多符號十分抽象。因此,教師實施教學期間,需要關注數學語言和符號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同時借助現代技術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
2、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高中數學教學要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以培養學習能力為重點,狠抓學習基本環節,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 “怎樣做筆記”“怎樣做題” “怎樣建立錯題本” “如何合理利用錯題本”等等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其次重視學生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和學習毅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質疑和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三年的高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通過各個環節的重視,讓學生真正融入自主學習,使學生能找回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定能使學生更快的適應高中數學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橋連.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探究.西部素質教育,2017,3(19):72.
[2]孫林.新課標下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問題[.學周刊,2017(25):29-30.
[3]楊立英.初高中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銜接問題研究.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0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