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清
摘要:在高考中政治科目并不以一種獨立的考試科目出現,而是和歷史地理兩個學科的知識出現在一張試卷上。雖然考試的題目數量相對于單科類型的考試略少一些,但是由于總分數不變所以每一道政治試題的分數都會略高。因此學生若想在高考文科綜合科目的政治部分取得理想成績,必須要盡可能保證每一道政治考題的準確性。作為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師也應當通過相關合理的措施,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
關鍵詞:高考政治;主觀題教學;客觀題教學
一、提高學生客觀題的做題效果
高考的政治試題一般由客觀題和主觀題組成。而客觀題指的是選擇題,選擇題的答案是固定的,因此不會像主觀題一樣雖然作答的要點基本準確但也要酌情扣少部分分數的現象,所以作為政治教師應當通過合理的教學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客觀題解答效果。關于客觀題的教學措施,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第一,提升教學質量,幫學生打下堅實基礎。高考作為我國選拔人才的重要考試方式之一,其考試內容和側重點還是在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上。雖然考試題目的類型和風格不斷創新,但是考察學生基礎知識這一根本原則是沒有發生改變的。所以教師要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打牢基礎。例如在2019年高考文綜全國一卷中的第12題“近年來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我們通過閱讀這道題不難發現這道題在出題時與國家的時政熱點集合非常密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近幾年來的社會熱點),雖然其出題方式非常新穎且具有現代化氣息,但是當讀完這道題目,我們不難發現他所考察的仍然是政治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商品價值的相關問題。所以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與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如果學生對商品價值部分的有關知識掌握非常牢固,那么其選出正確答案不會很難。可如果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就很容易選錯。因此作為政治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第二,教育學生使用靈活的做題方法。學生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在客觀題的做題中提高準確率,但是高考的政治試題涵蓋的范圍一共有4本政治教材,這導致了不可能完全掌握書上每一個政治知識點。此時教師應當教育學生采用靈活的做題方法選出正確答案。比如最常用的排除法,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2019年高考文綜全國一卷中的第19題“2019年上映的國產電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的知識,如果有學生文化生活部分的知識掌握的不夠理想,在解答這道題時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比如第2句話“植根于民族歷史的文化就能引領世界文化的發展”,這句話的表達非常絕對,而且引領文化發展的路徑不只有植根于民族歷史文化,所以這句話是錯的,進而排除掉A、C兩個選項,而第3句話“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鑒中融為一體”也忽視文化具有的民族特色,所以也是錯的。學生通過排除法選擇出了正確的答案。
二、提升學生主觀題的做題效果
政治的高考試題由主觀題和客觀題組成,客觀題的答案具有唯一性而主觀題的答案則具有開放性特征,只要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數。但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學生想要在主觀題中取得高分數,難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如果學生在主觀題的做題過程中答題方向出現了偏差那么到最后可能拿到的就是酌情給的、非常低的分數。因此作為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師可以通過下列措施提升學生主觀題的做題效果:第一,教育學生認真閱讀材料。高考政治的主觀題在出題時往往是一篇幅較大的政治材料為發起點,所以出題者想要考察的知識內容都隱藏在材料之中。這就要求學生需要認真的閱讀材料,并從材料中分析出題者想要考查的知識點。教師在主觀題教學部分中應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材料。比如在2019年高考文綜全國一卷中的第38題,這道題目給出的材料是我國近幾年來的進出口貿易,所以在解答時必須要結合材料進行。比如材料中的“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其中1/4以上為智能及高端設備”通過這句話可以與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因此教師必須要教育學生認真閱讀分析材料。第三,教育學生把握好做題時間。高考時文綜科目的做題時間只有150分鐘,所以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必須要合理分配做題時間,盡可能實現每一分鐘的做題邊際效用最大化。而提升學生把握做題時間的教學,可以主要從日常練習的角度入手。比如政治教師可以和歷史、地理教師展開教學合作,在每周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文科綜合試題模擬訓練,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可以提升學生對做題時間的精準把握。
三、結語
人生的路很長,但關鍵的只有幾步。而高考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作為政治教師應當不斷的改進自身教學方法,針對高考政治試題的出題模式開展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在面對高考這人生關鍵一步時實現一次完美的跳躍。
參考文獻
[1]黃小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考政治復習策略研究與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47-48.
[2]徐琬婷. 高考江蘇政治卷《經濟生活》模塊命題的教學啟示[D].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