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運動漸入佳境,多元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概念隨之而出,逐漸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成為眾多一線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采取的重要教學手段。鑒于此,筆者在合理分析多元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就其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與闡述,旨在拋磚引玉,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發展添磚加瓦。
關鍵詞:多元教學;高中;語文
與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相比,多元教學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的單一化教學與思維模式,更加注重語文教學的多樣化,其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應用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更加具有全面性和多樣性,體現了時代教育進步的要求,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與價值。因此,開展新課標下多元教學模式及其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便顯得尤為必要。
一、信息技術教學,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語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模式憑借其生動、直觀、多樣的特點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高中語文教師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需要適當地利用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變枯燥傳統的教學現狀。
例如,在學習《雷雨(節選)》這一課時,筆者利用網絡一邊出示閃電的圖片和打雷聲音,一邊提出問題:這是什么自然現象?根據學生的回答,筆者隨機在黑板上出示雷字,問道:你認識這個字嗎?怎么讀?你會為它組一個詞嗎?此時課堂氣氛十分熱鬧,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得到了集中,趁此時機,筆者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看圖識字這一教學任務后,為了鞏固學生學到的新知識,筆者把這些生字詞放在了具體的語境中,展示在學生的面前:
(1)快下雨了,小明望著天空,不遠處有一片hēi(黑)云飄來。
(2)小李最近在學舞蹈,今天教師教學的任務是yā(壓)腿。
(3)見到有小偷要跑,萬叔叔pū(撲)向了小偷。
(4)為了鍛煉身體,李阿姨經常參加hù(戶)外活動。
筆者通過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提的問題上。學生回答問題后,筆者就帶領學生一起進入本課《雷雨》的學習中。由于已經打好了學習的基礎,學生在自己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很大的阻礙,因此順利地完成了此次的教學目標熟讀了文章內容。
二、本位轉換教學,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任務學習群側重于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凸顯,與以往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的恰好相反,任務群對應的學習方法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思維品質的形成。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做好學習主體本位之間的轉換,以此設計有效的語文學習任務群。
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時,考慮到語文任務學習群的特點,筆者并沒有讓學生直接學習文本,而是以紅樓夢專題研討的方式,開展有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先課下閱讀《紅樓夢》,之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書中人物、歷史背景、寫作意圖、主要事件、行文線索等角度,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暢所欲言,就書中內容以及相關方面,說一說各自的看法,提出質疑,進行思辨,撰寫新的。這樣的教學,將任務學習群的思想滲透進具體的學習活動當中,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主動性,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充分凸顯了他們的主體性特點,有利于培養其文化傳承與理解、思維發展與提升等語文核心素養。
三、復合閱讀教學,增加閱讀的系統性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維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閱讀是學生寫作和表達自我觀點的基礎,是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實現的關鍵。任務學習群的內容特質決定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單篇閱讀和無序的拓展閱讀,而應該是基于單篇閱讀和群文閱讀融合一處的復合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學會引導學生以專題為中心,整合有關的學習資源,以此開展有關的閱讀活動。
例如,在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一課時,筆者就依據學習任務群的特點,采取了一對多的復合閱讀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該篇古詞和諸如《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作者的其他作品;接著,又要求他們查找所讀的幾首古詞的歷史背景、社會背景和古今對比的時代背景,讓其體會詩詞的整體意義和內涵;然后,向學生提出了分析辛棄疾不同時期作品的特點有哪些差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分析作者作品的整體立意,探究其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最后,讓他們圍繞作者情感主線的變化等角度,撰寫自己對文本的感悟與反思性思考。如此一來,教學更加具有整體性,對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拓展都頗為有利。
總而言之,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作為教育者的重要責任,在教學中不斷地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使他們的思想品德也得到一定的熏陶,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倩.淺析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如何開展[J].學周刊,2019(29):149.
[2]陳團宏.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引導型課堂的策略[J].學周刊,2019(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