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梅芳
將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落實到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如來園、進餐、盥洗、午睡、戶外活動、如廁、離園等,充分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的“將幼兒教育生活化”,教師以兒童為中心給予幼兒一日生活的支持,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幼兒們三五成群地參加各種活動。他們精力充沛、興致盎然、思維敏捷,又必須確保幼兒群體活動的井然有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怎樣在顧及幼兒個體需求與興趣的同時,以兒童為中心有效進行幼兒的一日生活管理呢?
一、建構以兒童為中心的心理環境
(一)直接介入——牽手、擁抱、撫摸
幼兒來園時教師通過拉幼兒的手感觸幼兒手的溫度,從而通過感觸溫度辨別幼兒身體有無異樣,如果覺得很涼,那么就要關注幼兒是否不舒服,當然也有的幼兒體感一直很涼,所以教師通過每天的擁抱、撫摸等接觸來了解幼兒的體質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照顧、教育幼兒,讓幼兒體會到媽媽般的關愛。
(二)深度溝通——傾聽、同理、發問
在一日活動中作為教師要學會觀察幼兒的表情,通過表情來了解幼兒的情緒,幼兒是不會裝的,她開心就是開心,臉上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開心就是嘴巴翹著,耷拉著腦袋。然后教師要做的是什么呢?教師要去引導孩子自己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傾聽,讓孩子愿意說出來,然而理解他的煩惱,認同他,也就是同理心,接著發問,發問不是幫孩子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幼兒自己去學會解決。如:“今天你看起來很不開心,愿意講給我聽嗎?”幼兒說:“媽媽不給我買玩具。”是的,自己喜歡的玩具媽媽不買,想要卻沒得到,是不開心的。接著教師問:“那你知道媽媽什么時候會給你買呢?”幼兒:“生日、過節的時候。”教師說:“那你愿意等一等嗎?或者說那你怎樣讓媽媽給你早點買呢?”這樣通過傾聽、同理、發問的過程既可以平復幼兒的心情,又可以提高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共同參與——細致、關愛、銘記。幼兒到幼兒園,除了保健醫生在門口的晨檢外,我們的班級保教人員要對其進行二次晨檢,會摸摸幼兒的口袋里有無小刀、尖銳的小玩具等危險物品,發現了要及時消除。小班新生入園前,教師除了要了解幼兒的姓名、性格、自理能力,重要的是要了解幼兒的身體情況,了解幼兒有無特殊體質情況,有哪些屬于特殊體質呢?
1.過敏人員,食物過敏,物品過敏什么的;
2.手術或者先天性的疾病類的;
3.脫臼、骨折的,教師要對本班幼兒的情況牢牢記住,要認認真真去做,要特別關注特殊體質的幼兒,日常生活中要去照顧到。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弱,作為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個細致、有愛的教師,為幼兒營造輕松、溫暖的心理環境,從而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二、建構以兒童為中心的安全支持
(一)如廁過渡環節的安全
幼兒如廁環節,根據以往經驗,也是從各個幼兒園匯總事件中發現,廁所里發生的事故有很多,摔跤導致骨折受傷很多,大家知道廁所地面偏滑,除了做好保護措施外,人防也很重要,教師和保育員要配合好,教師可以站在活動室門口,保育員站在衛生間門口,班級里的幼兒要在班級保教人員的視野里,及時引導幼兒安全如廁。
(二)上下樓梯的安全護導
上下樓梯時,教師組織幼兒排隊,教育幼兒靠右行走,當班教師在前,保育員在后,另一位教師走中間或守樓梯,教師的站位很重要,要保證幼兒在保教人員的視線內,教育幼兒不擁擠、不打鬧,防止發生摔倒、踩踏事件,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學會獨立安全地走樓梯的能力。
(三)戶外活動的安全護導
幼兒需要安全地玩,如何才能安全地玩?首先器械安全的檢查,學校里定期會檢查,但作為我們教師來說也要隨時檢查各類玩具材料的安全情況,保證幼兒的安全使用,護導幼兒戶外活動時教師站的點位在哪里?易出現意外狀況的點位,三位保教人員分開站,不能聊天,做一位負責的教師,就應該時刻把幼兒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在幼兒的日常活動過程中我們還有了解幼兒的出汗情況,隨時注意,教育、引導幼兒勤脫勤穿,適時去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要去摸背,看看有沒有出汗,及時去擦,對于體質差的幼兒要墊毛巾,注意提醒幼兒喝水,補充足水分,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三、建構以兒童為中心的自主管理
(一)發現兒童的生活經驗
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去發現兒童的特點,從而有目的地去引導。如幼兒進餐前,教師可以安排幼兒安靜地聽音樂、聽故事、玩手指游戲等,避免幼兒過度興奮或出汗;教師也可以介紹今天的飯菜名稱,讓幼兒了解飯菜攝入的營養,或對幼兒提出洗手、就餐要求,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就餐習慣。如洗手搬椅子前,要引導幼兒椅子不要放到桌子底下去,將小椅子留有一雙腿的空間,要輕輕擺放等,沒洗手前、洗好后,小手不能觸碰消毒好的桌子,洗完手后不能用小手去拉小椅子等這些小經驗也讓幼兒去發現。
幼兒進餐時觀察幼兒嘴里是否有含筷子、翹凳子、嬉鬧等現象,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萬一碰撞、摔倒,可能筷子插到喉嚨,飯噎住,所以教師遇見這種情況,要跟幼兒分析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引導幼兒避免這種行為的發生。幼兒入睡前,經驗告訴我們,有的幼兒會偷偷藏小東西午睡時睡不著拿出來玩,還會塞東塞西,曾經有一個幼兒把一粒圓圓的東西塞到鼻子里,塞進去拿不出來他也急了,還好叫教師幫忙,最后取出,沒有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教育幼兒睡前不藏東西,安全睡覺身體健康。
(二)發展兒童的自主能力
漱口可以將附著在牙齒表面或牙齒間隙中的食物殘渣沖掉,避免被細菌發酵,漱口還能預防口臭,使口腔清潔舒適,保持清潔衛生還是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需要去引導幼兒學會飯后漱口,發展幼兒的飯后自主管理能力。我們也發現在午餐過程中有的幼兒吃得快,有的吃得較慢,作為我們教師也要去引導幼兒學會安全有序的自主餐后活動,比如幼兒把椅子搬到一邊安全區域,以不打擾正在就餐的幼兒為準,幼兒自主地看書、玩玩具、玩橡皮泥等等。再如午睡時幼兒蓋被子,特別是春秋季節,一天里的氣溫溫差也是比較大的,幼兒又有個別差異,有的幼兒怕熱,那怎么蓋才能讓幼兒可以健康成長不容易生病,我們就要引導幼兒自主的將肚子、后背蓋好,腳、手可以適當地露出來,這樣喜歡涼快的幼兒也舒暢了,又不感冒等等。總之,幼兒園應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活動, 教師以兒童為中心給予幼兒一日生活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常規,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促進幼兒健康自主地成長。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