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麗
摘 要: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效性對其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關系出發,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內控視角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路徑。
關鍵詞:內部控制 ?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
引言
事業單位作為我國國家公共事務的重要管理組織,在經濟新形勢下,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做好財務管理。然而,當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管理有效性。因此,需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健全財務管理組織,重視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發揮的有效作用,通過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為事業單位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提供重要保障。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關系
(一)良好的財務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強單位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是服務于國家公共事務,且不具有盈利性質的組織機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具有無償、單一性。因此,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而言,其與一般企業財務管理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內部控制強化管理的需求更高。此外,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重點是對單位整體的運行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預算執行情況等進行實時掌控,及時針對業務流程中的薄弱環節做出反應,通過有效的內控手段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并且財務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會提升內控體系的完善程度,從而保障事業單位內部運轉的整體性與高效性。
(二)單位內部控制為財務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事業單位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為財務管理組織及機制的優化、管理業務的完善提供重要保障,是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前提基礎。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業務中,通過對量化的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分析,并將內控關鍵點合理的嵌入其中,及時發展業務中的問題,從而加強單位財務組織、機制、業務等各項風險防范的能力。同時,建立健全的內控評價體系,對事業單位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內控評價,為單位財務管理創新高效管理手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二、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度不足
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度不足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由于我國事業單位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對現代財務管理思想的認識度不足,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充分發揮其管理職能。事實上,很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觀念較為落后,認為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財務管理不是那么重要。同時,由于單位內部對財務管理人員沒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財務管理工作的規劃性不足,形式化嚴重,導致財務管理有效性難以充分發揮。從單位預算工作來說,一些事業單位存在將預算工作拆分至下級職能部門,然后進行簡單的匯總,或者沒有根據部門實際情況,進行單位內部統一預算的形式,導致預算不合理、與實際業務脫節等情況,嚴重降低了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二)財務管理者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更新往往較慢,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為臨退休人員,雖然這些工作人員具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但隨著現代財務管理的發展,在新經濟形勢下,需要財務人員具有創新思維,樹立現代管理理念。而這一部分人員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導致其整體專業素質難以適應現代管理要求,影響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內部監督不完善
事業單位內部監督不完善,是導致其財務管理水平不高的一項重要因素,近年來,在事業單位審計過程中,內部監督不完善也是導致審計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F階段,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的重點,很多事業單位沒有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或者審計部門不能發揮其監督作用。內部監督力度不足,不能對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操作不規范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導致其財務管理水平難以提升。
三、基于內控視角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路徑
(一)健全單位財務管理組織,提高管理重視度
基于內部控制角度,健全單位財務管理組織,首先要明確財務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區別,做好二者的有效分離,從而從管理組織上實現單位內部事權與財權的分離,形成財務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制衡的關系。其次,建立一體化預算管理體系,加強財務預算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相互聯系,從而保證財務預算管理部門在制定預算管理過程中,能夠從業務部門實際需求出發,提高財務預算的合理性。同時,針對業務部門難以理解的預算難點,可以通過加強溝通,提高相關業務與預算內容的銜接性,實現二者的有效對接。最后,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編制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嚴格遵守財政部相關要求,獲得批復后,才能逐步逐規實施財務預算編制。財務預算編制的內容應當包括資產與收支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二)優化單位財務管理業務
在單位內控視角下,優化單位財務管理業務,需要將預算作為核心,通過細化財務預算管理,在單位各項業務中合理嵌入預算管理,從而實現財務管理有效性。從預算編審工作中看,單位預算比那身需要同時進行采購預算以及資產科目預算的編制,且需要將績效目標作為編制前提。在源頭編制與審核過程中,可以以債務管理及非稅收益作為收入歸口,通過收支平衡情況進行預算編審工作。同時,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與預算編審、結轉經費工作的有效對接,從而增強內部預算審批的可靠度,并在批復后對政府采購工作進行監督。在績效管理方面,需要針對績效主體進行科學規劃,建立績效標準關聯,將收支執行率納入績效評估工作中。此外,基于內控視角,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業務需要由專業的直接領導負責,通過梳理業務流程,防范業務風險,建立科學的風險應對機制等措施,不斷優化單位財務管理業務。同時,單位內部應當建立不相容崗位分離制、預算管理及歸口管理制度等,提高財務管理數據及績效評估有效性。
(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首先,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應當包括收支管理、預算管理、合同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明確的管理路徑。并且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推動了各職能部門的有效溝通,從而提升預算管理的有效性。此外,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過程中,單位還應當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與戰略發展目標,做好制度的創新發展,從而提高自身內控的適應性,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其次,加快信息化建設。隨著當前信息網絡技術在單位管理中的有效應用,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也應當加快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一方面,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管理目標建立具有較高可行性的信息系統建設方案,完善系統功能,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在單位內部建立專門的信息化網絡平臺,有效整合匯總單位內部各部門財務數據,同時加快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提高信息系統的完整性。
最后,優化內控機制。事業單位內控機制的優化,應當將建立專業的內控人才隊伍為主要支撐點,針對事業單位內控人員現狀,通過建立完善內部人員培訓機制,以及設置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制度,通過提升內控人員專業能力,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在人員設置過程中,還需要堅持崗位不相容原則,明確各崗位權責,根據內部控制制度制定財務內控程序,從而逐步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優化內控機制。
總結
基于內控視角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求的,是進一步推進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發展,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機制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發展重要作用。因此,以立足于單位內控優化財務管理,為事業單位實現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全燕.內控視角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9,13(21):84+86.
[2]黎云霞.財務管理視角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初探構建[J].知識經濟,2018(11):69+71.
[3]趙新焱.財務管理視角下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率的內控對策探究[J].知識經濟,2018(04):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