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教育部出臺了許多改革措施,其中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改革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這一舉措給大學教師和大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指明了具體的改革方向。本文針對這一改革方案,對應地找出大學英語改革的具體內容并進行研究,針對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和學習現狀,提出幾點應對措施,以提高預科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改革;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即CET-4,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的縮寫,是由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國性教學考試??荚嚨闹饕獙ο笫歉鶕逃缶V修完大學英語四級的在校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學英語四級標準化考試自1984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
英語四級考試目的是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執行,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為提高我國大學生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服務。自2012年12月起,很多省市開始采用“多卷多題”的形式進行四級考試,其題型大致分為:作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和翻譯這四種大類。而今,最新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試題較傳統的筆試有兩個最大的不同:1、新CET-4更注重聽力,聽力比重占70%,就連作文部分也融入了聽力要求:首先,要看一段視頻,看懂視頻以后在作文里簡單地描述視頻內容,再進行作文。換言之,如果你沒有看懂視頻,就無法下手作文。2、增加跟讀環節。在以往傳統的CET-4考試當中,口語是不會出現在筆試考試當中的,只有當考生在筆試考試中成績達到優秀,才被允許進行口語測試,其成績也是單獨給出的,而改革后的CET-4試卷是直接在聽力部分后面增加了跟讀的環節,需要考生對著計算機的麥克風重復之前聽到的對話,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語是否標準。
這兩大極具特色的試題改革給我們英語教師和英語學習者敲響了警鐘,中國英語教育的發展不再是只注重筆試、閱讀,只看重分數,而置其他技能于不顧?,F在的教育要求培養出的大學生是在英語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提出了要求,也給教師的“教”下達了任務。
現階段,預科英語教育教學還是遵循著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教”為主導,再與學生的“學”相結合,在整個課堂當中,教師仍就是課堂的主線,每一個知識點的教授和每一個教學活動的進行都是由教師來提出和發展的,而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課堂知識的反饋,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內容的理解和引申,與此同時,聽說課堂也只是英語精讀課堂的“附屬產品”,在預科學習期間,英語聽說課程的安排也只是占到整個英語課程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數的預科生的英語仍就是停留在背單詞、做閱讀的基礎上,根本無法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對話,甚至無法開口。這對于即將步入本科目標院校的他們來說,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將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并順應國家對于大學生英語的發展要求,我們應該積極調整預科英語學習策略和預科英語的教學方法,為預科生順利過渡到本科目標院校打下堅實的基礎,于是我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根據最新的CET-4改革要求,合理調整預科階段英語課程中聽說課程的教學比重和課時量,其成績納入考核系統。現階段英語聽說課程是占到整個英語課程的1/4,以英語周課時8課時為例,英語精讀課程是每星期6節,聽說課程是每星期2節,在聽說課程中,放錄音的時間一般是20-25分鐘,然后再逐題聽力,學生逐題聽寫,這部分的時間一般是30-35分鐘,接下來再重新聽一遍錄音進行鞏固和自我糾正,這部分時間一般是20-25分鐘,那么這兩節課的英語聽說課程就結束了,根本無法進行英語說的練習,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說是無法提高的,因而加大英語聽說課程的比重是迫在眉睫的意見事情。
2、課堂教學多借助于多媒體的形式,并與最新信息相連結,正面促進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語言在于交流。用國際通用的語言去和國際的人、物和世界去交流,才能學以致用,提高自我,在英語的課堂里,僅僅用課本去交流是遠遠不夠的,借助于多媒體、計算機等技術手段,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知識,這不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預科生們都是十六七的孩子,對于新型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最快也是最喜歡的,我想這樣很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3、多開展英語聽說技能比賽,并給予適當鼓勵,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力量,把課堂的內外聯系起來,學以致用,讓學生在玩樂的途中,收獲知識!
以上是我根據最新的大學英語四級改革對預科英語教學提出的幾點建議和看法,謝謝!
參考文獻:
[1]盧玲,王紫薇.《淺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改革》《黑龍江高教研究》1998年 第4期 哈爾濱工業大學
[2]廖文玉.《淺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后的教學策略》
[3]周蕾.《淺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最新改革對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影響》
作者簡介:
胡丹,講師,南昌工學院,主要從事英語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