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連華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內血糖水平控制的影響。方法:隨機篩選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內一科糖尿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50例,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針對兩組患者對醫師的依從率、血糖水平展開對比。結果:觀察組所收治糖尿病患者在干預后,血糖監測、遵醫用藥、定期復查、合理運動、規范飲食依從率均高于對照組,血糖指標檢測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糖尿病患者積極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可促使依從率顯著增強,有效對血糖水平予以控制,臨床指導價值十分突出。
關鍵詞:糖尿病;綜合護理干預;遵醫依從率;血壓水平
糖尿病為公共衛生領域多發性慢病類型,以持續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可對機體多處組織、器官構成損害,促使患者健康水平顯著下降[1]。綜合護理為新型“以病人為中心”整體制護理模式的重要內容,旨在通過開展系統、多元的護理干預,以使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行為,保持血糖指標穩定。本次研究針對所選相關病例,積極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對于具體實施情況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內一科隨機篩選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我們均已參照WHO所指定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組間信息具均衡性(P>0.05)。一組是觀察組,納入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16:9,年齡范圍在37-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52±6.40;病程在1-8年范圍內,平均經評測為(6.17±2.39)年。另一組是對照組,隨機納入糖尿病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3:2,年齡在39-72歲范圍之間,平均經評測(61.74±6.52)歲;病程在1-10年范圍內,平均經評測(6.19±2.41)年。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所收治病例應用常規護理方案,即基礎照護、健康指導等。觀察組重視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具體包括:(1)健康宣教:設立健康檔案,依據病情、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使患者知曉糖尿病機制、誘因、常見并發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心理干預: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舉病情控制理想的案例,以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3)飲食、運動指導:結合病情,對飲食、運動計劃制定,使患者養成規范的生活習慣;(4)血糖監測:教會患者掌握血糖儀使用方法,對血糖定期監測并記錄,及時檢出低血糖并有效處理等。
1.3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干預后遵醫依從率,包括規范飲食、血糖監測、合理運動、定期復查、遵醫用藥;(2)對比兩組干預前后機體血糖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完成數據錄入及相關統計工作,計數資料依從率應用(%)予以表示,施以χ?檢驗;計量血糖水平應用(x±s)表示,施以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依從率 觀察組所收治糖尿病患者在干預后,血糖監測、遵醫用藥、定期復查、合理運動、規范飲食依從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 兩組患者中觀察組血糖指標經測定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結果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有多元化的誘因,患者日常飲食、運動是否規范,心理情緒是否穩定,是對預后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重視綜合護理干預的開展,首先,通過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行多元化宣教,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遵醫依從;其次,進行心理干預,可使患者保持東觀心境,促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再次,開展飲食、運動護理,利于血糖水平保持穩定;最后,重視血糖自我監測,可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保障臨床安全[2-3]。本次研究結果與上述論點一致。
綜上,針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案及措施,應重視和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從而增強患者的依從率,進而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臨床指導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1] 戴曉嵐,溫文華.協同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2):309-312.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3] 于萍.家庭訪視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依從性與疾病控制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4,28(11):11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