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仙
在我國對學前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家園共育已經成為促進幼兒教師與家長交流的重要渠道,而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與幼兒園的雙重配合。幼兒不僅需要在幼兒園進行學習,還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對家長的生活習慣進行學習和模仿,促進幼兒和家長的溝通頻次,可有效推動幼兒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對促進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力度的價值進行分析,強化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途徑進行探究,旨在幫助幼兒教師獲得職業成就感,緩解幼兒教師的教育壓力。
家園共育是當下幼兒教育的熱議話題,幼兒需要在家長以及幼兒教師的共同關懷下快樂成長,為此家長與幼兒教師需要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對于幼兒教師來講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是幼兒教師發展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可幫助幼兒教師獲得職業榮譽感,讓其更加努力為學前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為此只有展開高效的溝通方式才能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減少由于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不暢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一、促進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力度的價值
溝通是人們想要了解事情、分享情感經驗的主要方式,溝通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書面溝通以及表達溝通,同時也包括形體語言的溝通。促進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力度,架起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途徑,可加大對幼兒的了解程度,消除家長與幼兒教師的誤解,實現家園共育的和諧性。
(一) 可加大對幼兒的了解程度
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就是幼兒園以及家庭。幼兒教師由于和各個幼兒接觸時間的不同,因此對于不同幼兒的了解程度有著深淺之分,對于不同幼兒的個人性格、身體狀況以及家長的教育理念并未有全面的了解,促進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力度,可加強幼兒教師對幼兒情況的了解程度,同時也能幫助家長了解未曾了解到的幼兒另一方面,進而加強幼兒教師與家長雙方對彼此教育觀念的理解程度。
(二)消除家長與幼兒教師間的誤解
能夠連接家長與幼兒教師的主要紐帶就是幼兒,因此幼兒教師與家長的育兒最終目標上也應存在著一致性,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但對于如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手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夠消除家長與幼兒教師間不必要的誤會,達成幼兒教育的共識。
(三)實現家園共育的和諧性
幼兒教育過程中,實現幼兒教師與家長的良好溝通,不僅是幼兒教師向家長傳輸幼兒的個人信息,同時也是向家長學習到優秀育兒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加強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程度的前提下,可提升家長配合幼兒教師工作的支持程度,實現家園共育的和諧發展。
二、促進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力度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關系
確保家長與教師能夠順利溝通的關鍵,是確保幼兒教師與家長雙方地位的平等性以及幼兒教師尊重家長的育兒觀念。
第一,幼兒教師需要做好家長的育兒工作,以真誠的態度獲取家長對于自身的信任,繼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讓其學習科學有效的育兒知識。如教師可在家園共育的欄目內張貼有關育兒教育的知識,設置幼兒的幼兒園生活欄目,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加深家長對幼兒教師的信任程度。
第二,幼兒教師需要端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與幼兒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關系,讓家長理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此外教師需要給予家長一定的育兒發言權,傾聽家長的育兒建議,幼兒教師切忌一味地向家長灌輸育兒知識或是自身的育兒觀點。幼兒教師需要學會聆聽家長的意見,實現“聆聽”與“交流”的有效結合,才能真正發揮溝通的價值。
(二)利用現有的溝通手段,拓展交流溝通渠道
第一,現階段直接有效的溝通手段就是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面對面溝通時間段為接送幼兒的階段,這種面對面交流溝通方式能夠加深雙方的信任理解程度。這種交流溝通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極易造成無法給予幼兒家長平等的溝通機會,繼而造成部分家長的感受被忽視,為此教師需要把握溝通時間分寸,做到對所有幼兒家長一視同仁的標準,盡量做好在接送時間段與所有家長都有一定的交流活動。
第二,幼兒教師需要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擴充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渠道,將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打破時間、空間帶來的阻礙。
第三,幼兒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家長會以及家園聯系手冊等多種能夠與家長產生聯系的渠道,通過實現多種渠道的靈活應用,繼而為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深層次交流溝通建立多種渠道平臺,進而滿足不同類型家長的溝通教學需求。
(二) 應用語言溝通技巧,發揮語言溝通價值
幼兒教師在與家長進行交流過程中,不能僅將交流目光集中在幼兒的不足之處,而是要從多方面告知家長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引導幼兒家長發現幼兒的長處,同時告知家長了解幼兒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此外,幼兒教師需要在溝通過程中敏銳發掘幼兒家長的變化,根據幼兒家長的反應選取不同的溝通技巧。
三、結語
在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搭建高效的溝通橋梁,可幫助幼兒家長更容易理解教師育兒教育活動開展的本質,繼而提升家長與幼兒教師的合作程度,加深家長對幼兒教師的信任程度。為此幼兒教師需要掌握多種溝通技巧與家長進行溝通,根據幼兒個人發展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溝通策略,讓幼兒的未來發展更加美好。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