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義萍
本文調查五年級家長的家庭教育狀態和指導需求,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此五年級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的建議,促進家庭教育指導的發展。家庭是兒童最早的社會化機構。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需求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有的全面關注孩子,有的關心學習成績,有的關心社交,溝通等方面的教育。家長的需求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和內容,用一個標準來解決所有的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已無法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應尋求更好的教育途徑和量身訂制的個性化教育服務。本研究以遵義市五年級1525名家長為調查對象,自編家庭教育指導需求調查表。從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途徑、形式、安排需求五個方面,了解本市五年級家長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狀況。在學校召開家長會發放調查問卷。統一指導語匿名填寫問卷當場收回。運用SPSS13.0統計家庭教育狀態和具體指導需求,為小學生家庭教育指導提供可供借鑒的思路。為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和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的認識
家庭教育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重要50.7%;非常重要43.1%.非常不重要3.6%;對家庭教育不滿意43.1%;滿意21.9%;一般23.10%。家庭教育學習基本出席38.1%,總是出席35.1%,很少出席20.6%。學習比較主動占43.5%,非常主動40.9%,比較被動10.9%。家長關注指導者的觀念35.5%。態度27.4%,能力18.6%,行為16.4%。
二、家庭教育指導形式
最想接受教養機構組織的指導40.2%;在雙休日的白天44.4%,活動的時間2小時39.5%;最需要面對面個別指導28.0%;利用QQ微信等群聊26.3%;面對面的集體性指導25.0%。面對面個別咨詢35.1%,面對面的集體性指導活動中親子活動指導44.2%。通過電話溝通交流36.0%;微信單獨交流30.8%; QQ單獨交流23.0%;教師通過微信群與家長群聊家庭教育相關信息占49.7%;利用網站、QQ、微信等發布有關家庭教育資料供家長學習20.1%;指定網站或網上家庭教育相關內容讓家長查詢15.2%。
三、家庭教育指導內容
孩子所處年齡段容易發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43.4%,特殊問題如何解決27.5%,家庭教育有關的系統知識與方法25.3%。家庭教育能力上,溝通42.0%,觀察、掌握孩子的生心狀態38.8%,密切親子關系15.8%。家庭教育方法上:言教、身教與環境教育的關系30.2%,賞識表揚與否定批評的關系23.2%,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的關系20.4%。最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分別是:學習習慣問題59.6%,行為習慣問題47.0%,逆反心理問題34.4%。兒童智能發展與學習方面: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24.9%,教會孩子有效學習技巧22.3%,輔導孩子的文化學習14.1%。培養孩子的興趣50.5%,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1.1%,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11.0%。
四、結論與建議
我市通過家庭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向家長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基本可滿足家長們的需要。但是同時家庭教育是比較個性化的教育。我們面對的家庭具體情況千差萬別,背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不同,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造成的原因也有差異。如果只有一些普及性的集體教育,大眾化的家庭教育宣傳也只能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上。沒有個別指導,不能針對各個家庭的教育狀況給予診斷提供幫助與支持。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個案實踐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使家庭教育的指導模式能有所突破和創新。做好家庭教育個案指導,并探索其中的規律,發現共性找到關鍵形成經驗,不斷在運用中加以驗證,并為家庭教育理論的逐漸豐富和完善提供依據。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