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杰
課程實施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的環節。信息時代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把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到課程中。校長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本文主要討論了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農村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何進行實施研究,通過當前影響課程實施的研究熱點,通過個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影響的因素,并且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解決策略,從而推進研究過程的有效實施。
一、課程實施的有關理論
(一)課程實施的基本含義
課程實施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對于課程實施的概念與含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見解。經過研究多位學者對于課程實施內涵的定義,總體上認為課程實施是一個計劃好的課程,通過教師的執行不斷到完成的過程。課程實施就是根據計劃把課程付諸實踐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動態性的,本文主要講述了課程實施的范圍,包括在課程啟動之前,研究者與任課教師通過協商溝通的方式調整課程。在實際的課堂中,通過對于新課程的調整不斷地適應教學計劃,在課程實施以后,教師根據課堂同學的表現以及取得的成果進行積極的反思,考慮影響新課程實施的因素有哪些。
(二)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
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普遍認同的課程取向主要有兩種,包括相互適應取向與課程創新取向。
1.互相適應取向。本觀點是把課程的實施看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具有連續性的。這意味著,這門課程的實施者與設計者又對課程進行不斷調整。調整有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有關于課程方案要適應于學生學習的特點,第二是課程的實際內容,又與教師和學生作為適應的方案而不斷做出調整。課程實施的相互適應強調的是兩個方向的相互影響,并不是單方面的不斷傳達,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教師面對的教學情況都是具有差異的,每個教師的對于課程解讀的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只有根據各方面的差異做出不斷調整,才能更好適應。
2.課程創新取向。提出這一觀點的作者認為把課程實施的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景里進行合作與創造新的教學經驗的過程。從一定方面上這一觀點反映出了課程的特色,并不是在實施之前就已經固定好的,而是根據講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根據情景與學生的特點來創立的過程。教師屬于這門課程的開發人員,是課程設計的主體人員,實際上也不僅僅是單向傳播教學的方式,而是讓教師與學生成為合作伙伴,通過彼此的努力彼此配合,共同制定本門課程的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這樣的觀點取向迎合了當前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把教師作為課程開發的人員,根據現實的需求與學校的實際情況,開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但就目前,這種觀念對于學校里的教師具有較高素質的要求,這里觀點能否被學校采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農村初中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學校文化對于課程實施的影響
學校里的文化是學校特有的一種特色的現象,它是學生與教師在長期學習工作、生活中而形成的。學校的文化是制約課程實施的一個特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我們學校具有民主公正的領導風格。教師的工作態度是盡職盡責的,我們學校里的教師在上課備課的過程中也是十分認真,教師之間的關系十分的融洽。學校多年來一直有教育改革的實驗。通過實驗不斷摸索出了一條符合農村初中教育發展階段的道路。根據農村形勢發展的需要改革課程的結構,提高了勞動技術課程的占比,并且設立了特色的勞動實習的基地。學校的文化是影響課程實施極為重要的因素,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不斷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學校的信息技術的硬件條件
隨著義務教育的不斷普及,遠程教育也已經基本普及。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是當前時代發展的一個特色,國家對于農村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還是很大的,各種信息技術的條件已經出現基本具備的狀態。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的很多中學,已經設立電腦或多媒體教室。并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可見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對于農村信息技術力度的不斷加大,信息技術在硬件方面的設施已經基本具備。信息技術的軟件方面的因素就是教師的力量,當前很多年輕的教師已經廣泛分配到農村中學進行積極的實踐教育,給學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校長、教師以及學生的影響
首先,校長應該具有遠見卓識。我們的校長是這樣的,抓提高升學率的同時,還堅持以學生的真正發展作為辦學的目標。同時他們也支持這種活動的展開,鼓勵更多有能力的學生參與活動。教師作為這個課程的實施者,要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實踐提高創新的意識,運用科學的方式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逐漸培養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就要求教師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其他科目的教師的合作,通過不斷交流與合作的方式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一定的討論。
三、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建議
(一)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等軟硬件的條件設備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設備就是計算機多媒體等設備。當前我們國家正在不斷加大對于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投入,在教育方面不斷普及信息技術的力度,以及農村遠程教育不斷推進,很多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在硬件方面已經得到了很好改善,但是有些學校信息技術條件還是比較差。加大對于農村學校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
(二)喚醒學校課程領導的意識
課程領導要有鼓勵教師在他相關的課程上的意識。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對自己的課程實踐進行一定的反思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制定下一步的計劃,同時學校的課程領導也應該不斷與教師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更好地使信息技術條件下農村綜合實踐活動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三)不斷提高教師的能力
教師的能力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于一門新興的課程,教師的實踐經驗比較少,尤其是農村教師,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不斷加強教師的培訓,讓他們獲取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同時各科教師相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更好實施,并將它不斷完善發展。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