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亮

摘要 ?近幾年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甘薯復合病毒病(SPVD)在阜陽的發生出現了先升后降,最后趨于平穩的趨勢。2013—2016年發病率逐年升高,至2016年達到最為嚴重時期。2017年至今,SPVD發展勢頭得到遏制,以零星發病為主。
關鍵詞 甘薯;SPVD;阜陽市
中圖分類號:S435.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4-01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0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visits and survey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SPVD) in Fuyang first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and finally tended to be stable.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from 2013 to 2016, and reached the most serious period in 2016. Since 2017,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SPVD has been curbed, mainly sporadic diseases.
Key words ? Sweet potato; SPVD;Fuyang City
甘薯復合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由毛形病毒屬(Crinivirus)的甘薯褪綠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馬鈴薯Y病毒屬(Potyvirus)的甘薯羽狀斑駁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協生共侵染甘薯引起的病毒病害[1],可導致甘薯地上部分叢生和矮化,葉片變小,葉綠素含量降低,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最終導致生物產量降低。SPVD還可使甘薯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抗氧化活性降低,細胞膜受到傷害,最終導致產量下降[2]。其發生與病毒積累量有一定關系,植株體內病毒量小的時候癥狀不明顯,潛伏期可長達3年,嚴重影響甘薯產量,一般使甘薯減產50%~90%,甚至絕收。更嚴峻的是目前沒有能夠完全根治的藥物,是甘薯生產的毀滅性病害。
2010年SPCSV在我國首次報道[3],并檢測到多種病毒混合侵染甘薯的現象[4]。SPVD在我國已有較為廣泛的分布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加強對SPVD的防控尤為重要[5]。近幾年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SPVD在阜陽的發生出現了先升后降,最后趨于平穩的趨勢。目前大部分甘薯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都能正確認識該病毒的危害并及時處理,一些新進甘薯種植大戶和散戶由于引種渠道不規范,種植經驗欠缺,育苗池中有染病植株且癥狀嚴重。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脫毒種苗的規范化生產和提供,是薯農的首要需求。
1 調查方法
調查分為固定調查和隨機調查2類。固定調查采取逐年在固定10個地點的周圍隨機選取甘薯田塊取樣調查;隨機調查則是在每年的科技服務過程中隨機抽取田塊取樣調查。調查點基本情況及發病情況見表1、2。
2 調查結果
2.1 SPVD在阜陽的發生情況
調查于2013年春季開始,一直持續至2019年春季。SPVD在阜陽的發生趨勢主要有以下特點:
(1)2013—2016年逐年升高,至2016年達到最為嚴重時期。從表1可以看出,2013年只有零星疑似癥狀的薯苗,2014—2016年發病率逐年提高,尤其是2016年隨著國家種植結構調整,甘薯種植效益提高,甘薯種植面積擴大,導致市場種薯缺乏,農戶及種薯商販在調運種薯過程中傳播SPVD。例如2016年春季育苗時節,潁上縣三十鋪耿莊村、潁上縣耿棚鎮十字溝村、界首市泉陽鎮集頭村、太和縣大廟鎮板橋村發生大面積SPVD,均是外地調運種薯導致。為此阜陽市農業科學院專門撰寫了《關于阜陽市甘薯復合病毒病發生情況的緊急報告》提交給上級主管部門,并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SPVD識別與防控培訓活動。
(2)2017年至今, SPVD的發展勢頭得到遏制,以零星發病為主。種植企業及大戶中發現較少,總體病情趨于平穩。
2.2 SPVD的流行機理
(1)SPVD的遠距離傳播主要依靠種苗和種薯,一般帶毒種薯出苗后即可表現典型癥狀。
(2)SPVD的發生依賴于SPCSV和SPFMV的協同傳播。SPFMV的傳播介體為蚜蟲,SPCSV的傳播介體為煙粉虱。由于SPFMV在甘薯上普遍存在,因此,SPVD的發生流行關鍵依賴于SPCSV的傳播,其流行與粉虱的發生量密切相關。
(3)要從根本上控制SPVD,關鍵是控制SPCSV的傳播。煙粉虱在甘薯上的飛行距離很短,只能進行短距離傳播。因此,拔除感染SPVD及其周圍的甘薯植株,可有效控制煙粉虱向周圍健康植株傳播病毒,是控制SPVD擴散的有效措施。
3 對策分析
3.1 加強檢疫措施
種薯、種苗調運是SPVD長距離擴散的主要途徑。在留種田要加強對該病的識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銷毀,加強產地檢疫,盡量減少跨大區調運種薯、種苗。
3.2 加強苗期病害調查
發現疑似病株及時拔除,可有效減少大田SPVD的發病率。
3.3 加大脫毒甘薯示范推廣力度
加強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和繁育基地建設,建立無病留種田。
3.4 加強對介體昆蟲的防治
加強對甘薯田特別是苗期煙粉虱的防治,可有效減少SPVD的擴散蔓延。推薦防治煙粉虱的藥劑為:24%噻嗪酮·啶蟲瞇微乳劑;3%啶蟲瞇微乳劑等。
參考文獻
[1] 張振臣,喬奇,秦艷紅,等.我國發現由甘薯褪綠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狀斑駁病毒協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病毒病害[J]. 植物病理學報,2012,42(3):328-333.
[2] 趙永強,張成玲,孫厚俊,等.甘薯病毒病復合體(SPVD)對甘薯產量形成的影響[J]. 西南農業學報,2012,25(3):909-911.
[3] QIAO Q,ZHANG ZC,QIN YH,et al.First report of 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 infecting sweet potatoin in China[J].Plant Disease,2011,95,(3):327.
[4] QIAO Q,ZHANG ZC,ZHANG DS,et al.Serologicalan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viruses infecting sweet potato in China(in Chinese)[J].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2012,42(1):10-16.
[5] 雷雅雲.甘薯病毒病害SPVD抗性鑒定方法比較及品種篩選[D].重慶:西南大學,2018.
責任編輯: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