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梅
在語文教學體系當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組成之一。通過語文閱讀學生能夠拓展知識面,對文學素養和閱讀能力進行提升,教師也可以實現有效教學。但僅依靠課堂閱讀量是不足的,還需要和家長合作,促進學生長期閱讀,在家校合作過程中,開展更多的閱讀教學活動,促進學生閱讀效率提升,打好閱讀基礎。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
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也越來越溺愛孩子,不忍孩子受一點委屈和承受很多壓力。長期下去,閱讀教學工作開展起來受到了不良影響。而學校通過和家長之間合作教學的方式能夠促進其對教學狀況的了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了解語文教學方式合理性,也促進家長更理解教師,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促進教學效率提升和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除此之外,家校合作方式的有效實施可以促進兩者之間關系和諧發展,也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穩定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近年來,調查發現,城市和農村的留守兒童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交流少,再加上繁忙工作而很少了解孩子和管理孩子等情況。孩子在這樣環境中成長心理上會受到影響,也會缺乏安全感。所以,教學過程中家校合作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更好的交流以及孩子全面健康發展等,學生學習效率和自身發展也會因此而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成績
學生學習成績會直接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影響。另外,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學生家庭情況密切相關,并且家庭情況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因此,對于一些學習方式有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和家長交流,進而促進孩子學習方式的改變,家校合作可以促進學校和家長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融洽,也能夠促進彼此合作過程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進一步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給予學生指導,在家校合作實施過程中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關心就會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和責任感,從而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習。
二、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做好宣傳,革新家長教育觀念
父母對于孩子成長來說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活當中充當很多角色,并肩負很多責任,家長需要給予孩子生活中所需物質,還需要關注孩子受教育情況。對于我國現階段很多家長來說,他們會認為孩子上學選擇好學校后就可以放松了,不需要多關注孩子的狀況了,一切由學校負責,但實際這樣的想法和觀念是錯誤的。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家庭起到同等的作用,父母不要忽視這個問題。為了促進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合作,革新家長的教育觀念,學校要定期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讓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多進行關注,并且提高關注意識,進而促進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良好合作以及作用發揮,促進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教師工作開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比如,學校可以多開展宣傳活動,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更新,提高家校合作的作用力,如親子閱讀比賽等活動。比賽之前教師可以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引導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和孩子共同完成文章閱讀,通過準備和練習,家長會逐漸感受到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樣家長在參與活動當中就會喚醒合作意識,提升關注孩子學習的意識,促進家校合作模式的實行,促進學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
(二)傳授方法,提升學生閱讀效率
教學過程當中,教學需要促進學生正確閱讀方法的形成,因為,閱讀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閱讀方法決定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通過精讀等正確閱讀的方式獲得更多的閱讀效果。還需要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與家長探討出更適合學生的科學閱讀方式,在學生課后學習過程,讓家長指導孩子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做到了家校合作、家長參與,促進了家長與教師的溝通,還促進了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讓家長買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來提高孩子理解,認知能力,培養一定的愛好,讓孩子博覽群書,廣泛的閱讀。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通過速讀來提高閱讀效率,也就是讀書過程大概了解文章內容,而不是通過一字一句的方式讀文章,這樣縮短了閱讀時間。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多領域和知識的閱讀,那么學生會在閱讀過程拓寬自己的眼界,也會提升自己的閱讀興趣。然后再通過精讀方式閱讀一些優質的書籍,感受文章所蘊藏的韻味,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
(三)豐富資源,營造良好閱讀環境
學生可以去圖書館閱讀來提升自己閱讀能力,好的圖書資源對于學生知識攝取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反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就會表現出封閉的特點。學校要定期更換圖書館內的書籍,促進時代發展過程中書籍與其良好的接軌,也要注重給予學生打造更加良好的圖書環境,選擇良好的圖書類型等,促進學生證閱讀興趣培養。比如,學校可以采取教師、家長和學生的意見更新圖書館的一批書籍,然后分類整理好后供學生閱讀,還可以辦理閱讀證讓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在固定時間到圖書館閱讀,比如周六等,也可以借閱想看的圖書等。通過這種方式,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四)培養習慣,促進全面健康發展
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能夠更好地促進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在學習過程掌握更多知識,受益終身。學生可以通過做筆記,寫觀后感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方式記錄閱讀內容。在課堂上,教師教育學生,指導學生品味文章的方式,也促進學生學會如何做好閱讀筆記。然而,在課后閱讀的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過程性,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對于學生成長來說都非常重要。孩子可以通過閱讀受益匪淺,在閱讀后做筆記、寫觀后感等方式能夠更好地掌握文章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品味文章和學會做閱讀筆記等。語文教師也要意識到家長教育觀念的提升,宣傳工作的發動等方式對于學生閱讀來說非常重要。另外,教師要給予家長指導,讓家長意識到閱讀重要性,幫助家長給予孩子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也要教授家長一些閱讀方式,從而能夠給予孩子課后閱讀輔導,提升孩子閱讀水平和效率。所以,學校和家長的有機結合能夠給予孩子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促進全面發展。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