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坤
一、幼兒園教育當中的不足之處
(一)過度教育的現象
教育應該能夠適應幼兒身心的發展時期,所以,在設置幼兒園的課程之時,應當有效地結合幼兒的相關特征進行。然而,為了讓兒童的發展有一個更好的起點,部分幼兒園在教育當中,其小學化傾向的問題較為嚴重。在中、大班的時候,就已經引入了數學、外語、拼音以及識字等知識性相對較強的一些課程,這些課程內容的存在,其學習強度已經嚴重超過了學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幼兒園出現嚴重的小學化發展傾向情況,已經違背學前教育規律。針對幼兒教學而言,其實需要以開展豐富活動的原則進行,死板的方式只會讓幼兒的活力以及天性遭到扼殺,更有可能讓幼兒太早接受傳統教育中的灌輸教育思維,這對于兒童培養自身發散性的思維以及創新思維有著嚴重的影響。
(二)過度保護的現象
在學前階段,屬于幼兒在發展當中的關鍵階段。該階段的教育任務通常是按照其身心發展的相關特點,重視人身安全,促進身體的健康,保證健全人格的培養。然而,由于計劃生育國策的施行,加上家庭財富持續增長,使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這個家中唯一孩子通常都會受到幾代人的關注,大家對幼兒的保護顯得非常全面周到,學習與生活方面的照顧也趨于精細化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幼兒本來的成長就需要不斷去嘗試錯誤,因為這種“過度保護”的情況,使其發展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制約。
二、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鼓勵幼兒能夠主動學習
就“過度教育”而言,需要從根本上來對學前教育方面的理念進行轉變。幼師需要充分了解并且遵循其心理特征,借助游戲活動等手段,鼓勵幼兒在學習與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使其潛能可以得到激發,有效地發散其思維,培養其創造思維和能力。比如,在游戲活動進行的時候,教師把孩子可以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個組都玩一種游戲,有的小組用積木來完成汽車、房子的搭建,有的小組則可以玩拼圖。但是每一個組的成員都應當要明確分工,有的孩子負責積木的挑選,有的孩子在負責完成運輸,有的孩子則完成拼湊。在游戲活動里面,幼兒完成游戲的任務,不能可以激發其興趣,也可以培養他們團隊合作方面的精神,使其清楚地認識到合作是多么重要。實際上,當幼兒成長到一定時間段,其潛力自然能夠促使其學習并且掌握到必要的新知識,如識字以及珠心算等,均將在該特定的時間段內不斷發展。但是,如果太早學習課堂知識,很可能使他們學習方面的潛力得到抑制,導致其后續學習變得無力。所以,家長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幼兒園需要組織一些專家講座等,并鼓勵家長能夠積極參與,讓他們也可以更好地認知幼兒園教育方面的前沿科學知識,并且了解幼兒的心理特征,從而轉變教育方面的理念。
(二)勇于讓孩子試錯
就過度保護這類問題,一些家長與教師還需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在保護已經足夠的條件下,允許幼兒去適度地甚至嘗試犯錯,應放手給幼兒創造嘗試與探索的機會。例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捏泥巴”會弄臟衣服,所以就會對這種行為加以阻止。這時候如果家長用成人的標準,對于孩子的好奇心橫加阻攔,就會使幼兒喪失動手的興趣和動力。實際上,對于孩子想法的無端指責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嚴重傷害。因此,轉變“怕摔、怕跌倒”的固有觀念,適當“放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三)充分發揮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
針對幼兒一天的生活而言,屬于一個整體,所以生活活動也屬于一天中重要的部分。教師需要轉變自身觀念,把他們的生活活動有效地納入課程里面,從而在生活活動當中來培養自主以及自理方面的能力。同時,教師應當很好地抓住教育方面的契機,促使幼兒最終能夠健康發展。
三、結語
學前教育在教育體系里面是不可或缺的內容。本文首先指出學前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經過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建議,希望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