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教師和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能夠為英語教學營造氛圍、提供資源,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所進行的教學是可行的、有效的,對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優化課堂教學的有力工具之一。
一、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程導入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好的開端有助于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英語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的作用,為課程開始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英語小故事或英語歌曲,既是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也為課堂教學營造了一種英語學習的氛圍。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內容生動,讓學生學得輕松、開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樂教樂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視、聽、說全方位的訓練,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景,使學習內容故事化、情景化,從而始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夠獲取豐富的英語課程資源
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信息庫,信息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人們獲取、處理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方便,也為英語教育和學習開辟了有效途徑。網絡上的教學網站、教學網頁、電子圖書館、電子論壇、電子雜志等網絡資源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圖片、聲像、動畫等教學素材。以前,教師備課時,除了工具書外,就在圖書館查閱資料,而圖書館藏書量是有限的,有些教學資料查不到,影響了教學效果。而現在備課時,打開電腦上網,利用網上的共享資源,可以輕松收集到合適的教學材料,滿足備課之需,充實教師的教學。另外,網上還有很多面向學生的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多渠道的、可理解性的語言素材,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語言環境,感受鮮活、自然生動的語言材料。
三、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受座位、性格、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受到的教育和獲得的機會是不均等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要符合新課程的需要。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幫助學生發展探索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現代信息技術的英語課堂教學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條件。比如:講授澳大利亞相關課題,學生可以從網上查閱到許多澳大利亞人文歷史、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資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愛好和興趣找到不同內容的相關資料,從而對澳大利亞各個方面都有了初步了解。這一教學方式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自主化與個性化。同時,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主要表現為引導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習者尋找達到學習目標的最佳途徑,鼓勵學習者進行實踐活動,幫助學習者分析、解決問題,實現助學輔導,構建自需自學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是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和重要特征。教師必須主動更新觀念、加強學習,具備適應信息化發展的計算機和網絡操作技術和能力,具備必要的網絡素養。同時,還要善于指導學生明辨是非,合理使用網絡資源,以適應教育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網絡教育應用教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興保,胡凡剛.網絡文化與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
[3]何克抗,李克東.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何克抗,余勝泉,孫眾.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案例設計與點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5]張一春.如何理解信息化教學與教學信息化.新浪微博.2013.
作者簡介:
李登峰,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