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峰
摘要:現如今,針對公路工程養護管理而言,其是一項尤為關鍵的工作,不僅僅可以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而且還可以很好的延長使用壽命。在后期的工作之中,要將其充分的重視起來,分析其中所出現的問題,要全方位綜合分析具體情況,分別從體系、員工素質、技術方式與機械等等運用行之有效的對策,來將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強化公路與工程的使用壽命,最終為車輛的安全運行帶來諸多便利。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公路工程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 ;養護管理 ;問題;完善措施
1公路工程養護管理的積極意義
目前,雖然諸多公路工程已經竣工,但是由于工作并未結束,還得需要專業化的養護管理技術人員來定期的針對其實施養護作業施工,確保公路工程功能得以很好的運用。利用公路養護工程,可以盡快的找到在持續性高荷載的形勢之下所出現的變形、坑槽與裂縫方面的問題,運用相應的管理題詞,來達到人員的高效化配置,從而來針對公路的病患部位實施修復,進而確保人們交通出行的安全穩定性。各個區域的公路段均配備相應的公路養護隊伍,對于養護隊伍實施合理化的管理,從而在最大限度之上來將養護管理部門各項功能得到顯著的發揮,從而確保得到更好的社會效益,減小后期所出現的更為繁雜的公路養護強度與難度,最終從根本之上來確保公路企業運用的效益。確保公路工程養護管理隊伍的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可以顯著的改善公路工程運行的實際情況,在確保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積極維護整個國家的財產安全,強化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2公路管理養護存在的問題
2.1資金投入有待增加
經費資源是政策執行的物質基礎,公路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資金投入不夠。目前,全國用于國省干線以及部分重要縣道、鄉道的養路費每年僅 500 億元,但要維持現有路網的正常養護,每年起碼要花費 1 000 億元,資金嚴重不足。1995 年,全國養護管理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公路養護工作的指導方針:建養并重,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高質量,保障暢通。但是,與當前飛速發展的公路建設相比,公路“重建輕管,重建輕養”的情況非常突出;“建設與養護”的平衡不容易達到,用于公路養護的資金不夠,公路養護工作相對滯后,通行保障能力不足。由于缺乏公路建設資金,目前公路無法正常開展養護與維修工作,實際進行大中修的里程遠遠小于養護的需要,各種沉陷、變形、龜裂等問題突出。長此以往,既增加了養護的壓力,又降低了公路的服務水平。事實上,公路建設和公路養護兩方面的工作決不能厚此薄彼,它們之間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2.2 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完善
權威是政策執行的保證,公路工程管理與養護工作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政策資源不充足是導致公路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的一個主要原因。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范圍比較廣,不僅體現在路產保護、養護工程等方面,還包括生產關系體制、隊伍建設等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相關內涵在不斷拓展,養護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斷變革。干線公路車流量在持續增加,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采取迅速、及時的養護工作,并且一定要規范作業,盡量不要過多干擾正常的交通。同時,治超工作轉入長效治理階段后,國務院明確了治超工作要“堅持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治理工作機制”,同時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點,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但到目前為止,除山西省、陜西省和北京市等省市外,全國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沒有把治超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范疇,沒有實行政府管制。
2.3工作人員綜合技能偏低
為了可以從根本之上來加大養護施工的水平,將養護管理機制予以一一落實,強化養護施工隊伍的建設力度,制定完善化的養護管理培訓機制,但依據相應的調查結果顯示,一些養護施工單位并未將養護隊伍的構建,但是將人才隊伍完全忽視。除此之外,也并未依照養護施工的實際需求來構建健全化的培訓管理機制,而導致無法提升養護施工人員的技能。
2.4管理方式有待改變
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遵守一些基本前提,除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外,還要保證邏輯關系的嚴密性,并且要有科學的規劃程序,以保障相關政策有效執行。目前,全國包括云南省在內的一些地方,在公路管理機構以外,又平行設置了高速公路管理局或公司等,導致在一個行政區域內出現了幾個公路管理機構,出現機構重疊、多頭管理、職能交叉、關系不順等問題,其中,公路出現交叉管理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缺陷。一個省市出現幾個公路管理機構,不僅造成相互間關系難以協調,還造成工作上相互扯皮、推諉,分散了職能部門的力量,存在養護責任主體不明確、行業監管不到位、路網科學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因此,一邊是資金不足,一邊是機構重疊、交叉管理,進一步增加了公路管理難度,導致經費更加緊缺。
3公路工程養護管理的改善策略
3.1健全公路養護管理運行機制
首先,積極構建公路養護管理機制要始終秉承“集中統一”的理念,要嚴格的實施分級管理,一一將公路養護管理的計量定額、評判標準和技術標準的統一化 ;其次,要在最大限度之上來將專業化的養護隊伍構建出來。在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形勢之下,公路養護要積極租金技術水平高的養護隊伍 ;最后構建公路養護質量評判標準和技術決策體系,所制定的決策要迅速的將專項專家系統型予以實現,并積極的完善公路養護管理數據庫。
3.2 提高公路工程養護管理技術水平
如今,在我們國家建設里程不斷加大的形勢之下,從而使得先前所運用的公路養護技術無法做到與時俱進,要在最大限度之上來進一步的提升公路工程養護技術水平與質量,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的為整個公路工程養護管理工作的運用打下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在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之中,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達到空間信息數字的目的,運用專業化的軟件來實時化監控信息的成果,從而給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信息,進而顯著的提升公路工程養護管理工作決策的精準性。在公路工程質量檢測的過程之中運用高準度、高精度的雷達技術、傳感技術與遙感技術,很好的節約了人力與物力,顯著的加大整個公路工程檢測的水平與質量,最終進一步的強化數據檢測與精準性。
3.3完善政策監控機制
我國公路政策監控機制正處在發展和完善中 , 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因此,為了加強公路管理養護,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政策監控機制,制定必要的法規與制度,明確政策主體的職責。其次,要保持監督機構的獨立性,只有監督機構不受制約,才能勇敢地監督和發聲。最后,監督對象要有影響權,要建立從源治超的有效政策,在有人違反制度時要加以處罰,并指導其糾正錯誤,實行統一化、標準化、規范化執法。
3.4加強政策投入,建立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保障機制
資金不足,即政策投入不夠,會導致公路管理養護出現問題。因此,政府應保證政策資源的充足性,其中,必要的經費和人力是政策執行的物質基礎,很多政策應對此有相應的規定。同時,完善公路管理養護要真正認識到公路的公共屬性,明確政府是公路管養的責任主體,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穩定的養護資金渠道,充分體現公路管養的公共性、強制性要求,使公路的公益性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執行每一項政策都需要人力、物資方面的投入,因此公路局及相關公司要盡量減少投入,實現成果最大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反復、煩瑣的基礎工作。本文通過指出我國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現階段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從建立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保障機制、建立高等級公路屬地化管養模式、提高政策的效益和效率、完善政策監控機制、提高養護質量和服務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加強公路養護管理的對策。
參考文獻:
[1]王喆 . 淺析公路工程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J]. 中國高新區,
2017(17):182.
[2]孫美英 . 公路工程養護管理的分析 [N]. 山西青年報,2015-08-30
(006).
[3]李建閣 , 郭韶 , 邱海利 .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對策初探[J]. 交
通科技 ,2006(4).
[3]董 興 . 公 路 養 護 管 理 的 現 狀 與 發 展 對 策 初 探[J]. 商 品 與 質
量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