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盛春 李曉勇

【摘 ???要】 ???目的:探討對類風濕關節炎(RA)老年患者使用補腎通痹湯后患者治療效果和相關指標的變化。方法 對本院于2018.04~2019.04間收治的70例RA老年患者開展分組研究,35例對照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35例實驗組患者則聯合使用補腎通痹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相關指標間的差異。結果:經過12周的治療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均得到顯著改善,但實驗組的改善情況明顯更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RA患者使用補腎通痹湯進行治療可以有效調節患者異常的免疫反應,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補腎通痹湯;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免疫球蛋白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61-01
類風濕關節炎(RA)好發于老年患者,且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尚無特效藥可以逆轉RA的發病進程,導致該疾病持續反復的發作,而中醫對于此疾病的治療經千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1],因此本文在對RA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配合使用中藥方劑進行聯合治療,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RA患者開展分組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對2018.04~2019.04間的70例患者進行編號,對照組編號為1~35號,實驗組編號為36~70號,兩組人數均為35例;男女性別比例是18:17、20:15;年齡范圍在62~78歲、60~77歲,平均年齡為(70.3±4.2)歲、(70.1±3.8)歲。兩組研究資料經檢驗提示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用浙江得恩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生產的國藥準字為Z33020422的雷公藤多苷片進行治療,藥品的規格為10mg。每日服用三次,每次10mg均在餐后1小時服用。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補腎通痹湯進行輔助治療,湯劑成分為香附15g;當歸、何首烏、雞血藤、紅花、丹參、牛膝、川芎、桂枝、桃仁、熟地黃和透骨草各12g;續斷、補骨脂10g。將湯劑的分為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比較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之間的差異。
1.4 數據處理患者的實驗室檢測指標以(x-±s)表示,組間差異行t檢驗,檢測工具源于SPSS21.0,以結果P<0.05表示該數據有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實驗室相關指標之間無明顯區別(P>0.05),治療12周后,實驗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RA患者發病初期損傷的是小關節,隨著病情的發展而累及大關節,最終導致患者勞動能力喪失,此病遷延難愈,易出現發作的現象,并均有較高的致殘率,嚴重影響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經長期研究顯示[2],該病的發病機制與異常的免疫反應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調節患者的免疫反應是治療此疾病的關鍵所在。西醫治療使用的雷公藤多苷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療效突出,但治療的副作用較大,并且在逆轉RA病程方面功效不突出,所以本文在研究中配以中醫的補腎通痹湯進行輔助治療。
在中醫的認知中,RA屬于尪痹的范疇,主要由陽氣不足、腎氣虛衰、寒濕入侵所致,因此需予以患者散寒除濕、祛風補腎的治療。本研究中選用的補腎通痹湯是治療RA的經典方劑,其成分中的川芎、當歸、丹參、紅花和桃仁等藥物在活血化瘀方面功效突出,而透骨草、何首烏和雞血藤則可以有效的榮養經脈、舒經活絡。最后配以香附通絡止痛,配以補骨脂、熟地黃和續斷等藥物來強筋固骨、補腎填精[3]。諸藥聯用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異常的免疫反應。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補腎通痹湯可以有效調節RA患者的免疫反應,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突出。
參考文獻
[1]溫博,曾升平.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9):1014-1016,1019.
[2]葉聞,蘇素花.強腎益血通痹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24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8,25(4):559-560.
[3]楊麗榮.補腎通痹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6):60-61.